治沙造林武威精神筑起绿色生态屏障人民日

2024/11/28 来源:不详

北京有没有治疗白癜风好点的医院 http://www.znlvye.com/
如今的八步沙已是一片绿意盎然的林场。“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描绘的奇特壮美风光,令无数人对广袤的沙漠充满向往。然而,对于生活在沙漠边缘的人来说,哪里顾得上欣赏风光,干旱缺水、风沙肆虐的艰苦自然环境,让他们耗费毕生的心血,一代人接着一代人顽强的与沙漠作斗争。在地处武威市古浪县境内,腾格里沙漠前沿的八步沙,有六位老人与其后代付出不懈努力,累计完成治沙造林7.5万亩,将肆虐的风沙赶出了家园。37年来,六位老人、祖孙三代在这里坚持治沙、矢志不渝,用毅力与精神筑造起绿色的生态屏障,成功阻断了腾格里沙漠的南侵之路。“当年风沙毁良田,腾格大漠无人烟。要好儿孙得栽树,谁将责任担两肩。六家老汉丰碑铸,三代愚公意志坚。”这是在当地农民中广为流传的一首民歌,讲述的正是他们的故事。就这样,八步沙的树渐渐变绿了,六老汉的头发也白了。岁月无情,第一代治沙人六老汉中的四个相继离世,如今健在的两位老汉也都年事已高,再也干不动了,而八步沙的治理工作却从未停止。凭借传承的精神支撑,第二代、第三代的治沙人接过了治沙的担子。现在,八步沙附近地区已经变得林草丰茂,形成一条南北长10余公里、东西宽8余公里的一片绿意盎然的林场,不仅大风天气减少了,而且武威古浪县的整个风沙线也后退了15公里。武威位于腾格里和巴丹吉林两大沙漠边缘,处于构建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的核心区域,也是全国荒漠化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面对如此困境,武威市始终将治沙防沙和植树造林工作放在突出位置,动员全社会力量,形成了防沙治沙的合力机制。红水村村民王银吉讲述治沙的过往。在位于腾格里沙漠边缘的凉州区红水村,村民王银吉带着全家人用近20年的时间,先后把多万株梭梭、花棒等耐旱作物成功栽进近亩沙地里。“大风一起不见天,沙骑墙头驴上房,一茬庄稼种三遍,大风绝收小风歉。”民谣形象地唱出了当地自然环境。时间回到年,那年王银吉下定决心,要通过自身治沙种树,阻止沙漠再压掉这里的庄稼。说干就干,在父亲王天昌的坚决支持下,王银吉一家人开始了漫长的治沙之路。就在治沙热火朝天进行时,命运却给了王银吉的一家人当头一棒。那是在年春季刚开学,小儿子被查出患有脑干胶质瘤,已到晚期。14岁的小儿子在那年的端午离世,被埋在了治沙点上。王银吉的两峰骆驼,它们是治沙的重要交通工具。每每回想到这里,王银吉这意志如岩石般坚韧的西北壮汉总会潸然泪下。他说小儿子临走前留下遗言,“爷爷、爸爸一定把这里治得绿绿的,不然对不起这片沙漠。”于是,王银吉把完成小儿子的遗愿作为余生的追求,这一干又是十几个春秋。慢慢的,王银吉发现自己的坚持和付出,使得这片不毛之地成了林草丰茂的绿地,相信小儿子一定会为这里的一切感到高兴。王银吉说,再干两三年,就能完成当初制定的绿化1万亩沙地的目标。但未来,他还会继续劳作在这片沙漠,向着沙漠的腹地进发,努力让更多的沙漠披上绿衣。八步沙六老汉、王银吉……一个个普通的治沙劳动者,代表着武威市防沙治沙的先进典型。正是他们所付出的努力,让武威市的人工造林面积达到了43.91万亩;正是他们所彰显的武威精神,让绿色的生态屏障筑立于大漠之上。(来源:每日甘肃网)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zl/784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