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一年,让我们记住这些光辉的名字国际
2022/11/24 来源:不详伟大时代呼唤伟大精神,崇高事业需要榜样引领。
刚刚过去的年,闪耀着许许多多光辉的名字,他们无怨无悔、倾情奉献,以普通人的平凡书写了不平凡的人生。
新年伊始,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带您回顾年“时代楷模”的感人事迹,体验领悟信仰的价值、精神的力量。
坚守初心不改本色的优秀共产党员——张富清
习近平对张富清同志先进事迹作出重要指示强调:
老英雄张富清60多年深藏功名,一辈子坚守初心、不改本色,事迹感人。在部队,他保家卫国;到地方,他为民造福。他用自己的朴实纯粹、淡泊名利书写了精彩人生,是广大部队官兵和退役军人学习的榜样。要积极弘扬奉献精神,凝聚起万众一心奋斗新时代的强大力量。
事迹简介:
张富清是原西北野战军旅团2营6连战士,在解放战争的枪林弹雨中九死一生,先后荣立一等功三次、二等功一次,被西北野战军记“特等功”,两次获得“战斗英雄”荣誉称号。年,张富清退役转业到湖北省最偏远的来凤县工作,为贫困山区奉献一生。60多年来,张富清刻意尘封功绩,连儿女也不知情。年底,在退役军人信息采集中,张富清的事迹被发现,这段英雄往事重现在人们面前。
他说:
“是党培育了我,把我从一个一无所有的穷小子,培养成了一个享受革命荣光的共产党员。”
“国家困难,我首先要看看自己有没有占群众、公家的好处……要精简人员,首先从我自己脑壳开刀……”
“和我并肩作战的战士,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一个排、一个连的战士,都倒下了。他们对党忠诚,为人民牺牲。和牺牲的战友相比,我有什么资格张扬呢?”
用生命坚守初心和使命的优秀青年共产党员——黄文秀
习近平对黄文秀同志先进事迹作出重要指示强调:
黄文秀同志研究生毕业后,放弃大城市的工作机会,毅然回到家乡,在脱贫攻坚第一线倾情投入、奉献自我,用美好青春诠释了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谱写了新时代的青春之歌。广大党员干部和青年同志要以黄文秀同志为榜样,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勇于担当、甘于奉献,在新时代的长征路上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事迹简介:
黄文秀同志生前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委宣传部干部。年硕士研究生毕业后,黄文秀同志自愿回到百色革命老区工作,主动请缨到贫困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她时刻牢记党的嘱托,赓续传承红色传统,立下脱贫攻坚任务“不获全胜、决不收兵”的铿锵誓言。她自觉践行党的宗旨,始终把群众的安危冷暖装在心间,推动实施百坭村村屯亮化、道路硬化和蓄水池修建等工程项目,带领群众发展多种产业,为村民脱贫致富倾注了全部心血和汗水。年6月17日凌晨,黄文秀同志在突发山洪中不幸遇难,献出了年仅30岁的宝贵生命。黄文秀同志被追授“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脱贫攻坚模范”等称号。
她说:
“百色,是一个集革命老区、少数民族地区、边境地区、大石山区、贫困地区、水库移民区于一体的特殊地区,是全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之一,也是我的家乡。面对如此情况,怎么还有理由不回来?共产党是切实为群众谋发展、谋福利的党,怎么能不响应党的号召,到艰苦偏远地方工作?”
“我的工作能让群众感受到党的好,是对我最大的鼓舞。”
“一个人要活得有意义,生存得有价值,就不能光为自己而活,要用自己的力量为他人、为国家、为民族、为社会做出贡献。”
雪线邮路的幸福使者——其美多吉
事迹简介:
其美多吉是中国邮政集团公司四川省甘孜县邮政分公司邮车驾驶员,承担川藏邮路甘孜到德格段的邮运任务。他爱岗敬业,三十年如一日,驾驶邮车在平均海拔米的雪线邮路上运送邮件,累计行驶里程多万公里,没有发生一起责任事故。他意志坚强,遭遇歹徒袭击时挺身而出,用鲜血和生命守护邮件安全,身负重伤后坚持康复锻炼,以坚韧的毅力重新走上工作岗位。他珍爱团结,以螺丝钉精神紧紧钉在川藏线上,将来自党中央的声音、祖国四面八方的邮件送往雪域的各个角落,用真情奉献为促进藏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被群众誉为“雪线邮路的幸福使者”。
他说:
“30年来,只在家里吃过5次年夜饭,我觉得自己不是一个称职的丈夫和父亲。但我知道,乡亲们渴望从我们送去的报纸上了解党和国家的政策,盼望亲人寄来的信件和包裹。乡亲们都说,每当看到邮车,就知道党和国家时时刻刻关心着这里。所以,再苦再难,我们的邮车都必须得走。”
“能够如愿做自己热爱的工作,无论何时都能得到家人的支持,最重要的是邮运人深得老百姓的信任,邮运车的驾驶室就是我一辈子的人生舞台。”
“每当老百姓看到邮车和我,就知道党和国家时时刻刻关心着藏区。我热爱这份事业,更愿以余生驾邮车为藏区发展尽绵薄之力。”
源自基层、植根平凡、充满正能量的榜样人物——北京榜样优秀群体
中共中央宣传部年2月20日向全社会发布北京榜样优秀群体的先进事迹,授予他们“时代楷模”称号。图为“北京榜样”优秀群体参加时代楷模发布仪式。中共北京市委宣传部供图
事迹简介:
为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自年以来,北京市持续开展北京榜样学习宣传活动,推出了一大批立得住、叫得响、传得开的榜样人物。北京榜样优秀群体,就是这些人物中事迹厚重、影响较大的50位年榜荣誉获得者。他们有的勇攀科技高峰,致力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创新,在重大科技领域实现原创性突破;有的扎根城乡基层,服务一方百姓,办了许多暖民心、解民忧的好事实事;有的身残志坚,以永不言弃的精神拼搏奋斗,在人生的赛场上取得了骄人成绩;有的见义勇为,危急时刻挺身而出,用大无畏的行动保护了国家和他人生命财产安全;有的热心社会公益,积极参加岗位学雷锋和志愿服务,用爱和奉献帮助了群众、温暖了京城。这些源自基层、植根平凡、充满正能量的榜样人物,用实际行动深刻诠释了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首都市民“热情开朗、大气开放、积极向上、乐于助人”的优秀品质,生动展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实际成效。
他们说:
“时代给了我机遇,我深感责任重大。”——生物制药领域专家谢良志
“岗位不同,作用不同,心中只要装着国家,什么岗位都光荣。”——我国运载火箭大喷管焊接领域的专家、技术工人高凤林
“爱祖国、爱医学事业、爱我们的患者,争取在医学领域有更多的世界领先,造福患者,为国争光——这是一种责任和信仰。”——超声科专家陈敏华
荒漠变绿洲的奋斗者——甘肃省古浪县八步沙林场“六老汉”三代人治沙造林先进群体
事迹简介:
八步沙林场地处河西走廊东端、腾格里沙漠南缘的甘肃省古浪县。昔日这里风沙肆虐,侵蚀周围村庄和农田,严重影响群众生产生活。为保护家园,上世纪80年代初,郭朝明、贺发林、石满、罗元奎、程海、张润元6位村民,义无反顾挺进八步沙,以联产承包形式组建集体林场,承包治理7.5万亩流沙。38年来,以“六老汉”为代表的八步沙林场三代职工,矢志不渝、拼搏奉献,科学治沙、绿色发展,持之以恒推进治沙造林事业,至今完成治沙造林21.7万亩,管护封沙育林草面积37.6万亩,以愚公移山精神生动书写了从“沙逼人退”到“人进沙退”的绿色篇章,为生态环境治理作出了重要贡献。
他们说:
“多少年了,都是沙赶着人跑。现在,我们要顶着沙进。治沙,算我一个!”——八步沙“六老汉”第一代治沙人石满
“我们只是想保护村里的庄稼不再受风沙侵蚀,没有想做多么伟大的事,就是到现在,我也觉得我们所做的事是微不足道的。”——八步沙“六老汉”第一代治沙人张润元
“老人们走的时候说了,无论多苦多累,我们6家人必须有一个继承人,要把八步沙管下去,这是老人们的约定,也是我们的责任。”——八步沙“六老汉”第一代治沙人罗元奎的儿子罗兴全
展现国企党员干部的责任担当和中国人民的良好形象——河钢集团塞尔维亚公司管理团队
河钢集团塞尔维亚公司管理团队代表在“时代楷模”发布会上(年4月21日摄)。新华社记者潘旭摄
事迹简介:
中国河钢集团与塞尔维亚斯梅代雷沃钢厂合作运营项目启动三年来,河钢集团塞尔维亚公司管理团队9名工作人员勇于担当、忠诚履职,把发挥中方企业营销服务网络优势与挖掘塞方企业内部潜力结合起来,使企业扭亏为盈、重获新生,成为塞尔维亚就业人数最多的企业和第一大出口企业。他们面对跨文化企业整合难题,因地制宜、善作善成,创造性提出用人本地化、利益本地化、文化本地化的海外经营策略,营造了中塞员工通力合作、共同奋斗的良好局面,促进了“中塞一家亲”。他们扎根异国他乡,自觉把个人追求融入党和人民的事业之中,艰苦奋斗、敬业奉献,展现了国企党员干部的责任担当和中国人民的良好形象。
他们说:
“全力打造‘一带一路’建设样板工程!”——河北钢铁集团塞尔维亚公司管理团队
“我们代表着中国形象、中国角色。”——河钢塞钢总经理赵军
“河钢收购的初衷就是要共赢,让企业发展越来越好,而不是简单地追求获利。”——最早来到河钢塞钢的管理人员之一王连玺
用生命担当使命的新时代英雄战士——杜富国
事迹简介:
杜富国是陆军某扫雷排爆大队战士。入伍以来,他始终把忠诚和信仰刻在心中,把使命和责任扛在肩上,主动请缨征战雷场,苦练精练过硬本领,为人民利益和边境安宁挥洒热血,在平凡岗位干出了突出业绩。年10月11日,杜富国随队参加排雷作业时,危急时刻冲锋在前,为保护战友身受重伤,失去双眼和双手。杜富国同志曾先后获得“全国自强模范”“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陆军“四有”新时代革命军人标兵等称号,荣立个人一等功。
他说:
“不做就不做,做了就做好。”
“当我了解到生活在雷区的村民10年被炸3次的惨痛事件时,我的心难以平静,我感到冥冥之中这就是我的使命,一个声音告诉我,我要去扫雷!”
“虽然没了双手,但我还有双腿,可以继续为梦想奔跑;虽然失去光明,但只要心中升起太阳,我的世界依然五彩缤纷。”
守护一江碧水的优秀共产党员——余元君
事迹简介:
余元君生前是湖南省水利厅副总工程师兼洞庭湖水利工程管理局总工程师。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从事水利工作25年,为根治洞庭湖水患倾尽一生;他严谨务实、勇于创新,科学统筹生态保护与治理开发,始终保持创业激情和奋进状态;他干净办事、清白为人,经手大量资金项目,从来不谋私利不徇私情;他甘为人梯、培养青年,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带出了一支专业化水利工作队伍。年1月19日,因连续多日高负荷工作,殉职在水利工程施工现场,年仅46岁。
他说:
“年,适逢大旱,庄稼无收,深感中国农业之‘靠天’原始落后。我以优异成绩第一志愿考入天津大学水利系水工专业,希望能为家乡有所贡献。”
“希望每一个业务人员都能独当一面,成为‘湖里精’。”
“作为‘洞庭人’,作为共产党员,要为洞庭湖谋长远,功成不必在我,但建功必须有我!”
忠诚卫士、扫黑英雄——杨春
事迹简介:
杨春生前是福建省宁德市公安局蕉城分局党委委员、副局长。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从部队转业到公安机关28年,以铁一般的理想信念奋战在维护稳定、服务群众第一线,忠诚履行人民公安为人民的庄严承诺,忠实守护一方安定和人民安宁;他疾恶如仇、骁勇善战,关键时刻顶得住、遇到危险带头上,以铁一般的责任担当扫黑除恶、打击犯罪,侦破刑事案件数千起,抓获犯罪嫌疑人千余人;他勇于创新、奋发有为,爱岗敬业、精研业务,以铁一般的过硬本领实现执法办案零差错,在平凡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他一身正气、廉洁奉公,始终坚守崇高价值追求和良好职业操守,以铁一般的纪律作风严格要求自己,打造过硬队伍,赢得了群众广泛赞誉。年1月23日凌晨,因长年超负荷工作,杨春突发疾病牺牲在工作岗位上,年仅49岁。
他说:
“群众所急所盼就是我们的工作方向。”
“人都有私心,但私心太重就会迷失本心。我们都是头顶国徽的人,办了‘金钱案’‘关系案’,我们就是历史的罪人。”
“人民警察是职责,更是使命。头顶金盾国徽,就要为国尽忠,为民尽责。”
婉拒百万年薪在大山深处创教育奇迹的校长——陈立群
“时代楷模”发布仪式上,学生们和陈立群在一起。浙江新闻客户端记者吴煌摄
事迹简介:
陈立群是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台江县民族中学校长、原浙江省杭州学军中学校长。他信仰坚定、潜心育人,从教近40年,担任中学校长34年,始终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致力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他乐教善教、思维创新,倡导宏志教育,将爱国情、报国志、强国行融入教学和管理,引导学生立德成人、立志成才。他不忘初心、至诚为民,退休后婉拒民办学校高薪聘请,远赴黔东南贫困地区义务支教,3年多来培养出一支优秀教师骨干队伍,学校办学质量大幅跃升。他心有大爱、无私奉献,始终把帮助贫困家庭孩子求学成长作为己任,支教期间翻山越岭、走寨访户,家访并资助多户苗族贫困家庭,足迹遍布台江县所有乡镇,用义举带动更多人开展支教助学。陈立群曾荣获首届全国教育改革创新杰出校长奖、年中国教育十大人物等称号。
他说:
“给我百万,还不如看到一个贫困学生考上大学令我开心。”
“真正的脱贫是精神脱贫,我的心愿就是让苗族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走出大山。”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的快乐和幸福就在于能给孩子们一双翅膀,让他们能在我们的肩膀上飞得更高、走得更远。这双翅膀,就是我们的爱与责任。”
科技报国70年的共和国石化技术开拓者——陈俊武
事迹简介:
陈俊武是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石化集团有限公司科技委顾问、中石化洛阳工程有限公司技术委员会名誉主任,是我国著名炼油工程技术专家、煤化工技术专家、催化裂化工程技术奠基人。他心有大我、至诚报国,新中国成立之初就投身到党和人民的事业,与共和国同成长、共奋进,为新中国石化工业不懈奋斗70年。他敢为人先、勇于登攀,推动我国催化裂化技术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为我国炼油工业进步作出开创性的贡献,进入耄耋之年,仍然奋战在科研一线。他淡泊名利、甘为人梯,为国家培养一大批高水平石化专家,资助多名贫困学生和优秀青年。荣获“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等称号,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
他说:
“作为新中国辉煌70年的见证者,能够将个人的成长汇入国家历史发展,我很幸运。今后还要继续保持工作状态,为了国家需要而奋斗。”
“从加入中国共产党那一天起,我便做好了以身许国,一生献科学的准备。”
“希望更多的年轻同志踩在我的肩膀上,成长得更快、更高,在科技创新这条道路上奋勇前进,成就大我、至诚报国!”
基层青年纪检监察干部的优秀代表——李夏
事迹简介:
李夏同志生前是安徽省宣城市绩溪县荆州乡党委委员、纪委书记,县监委派出荆州乡监察专员。他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初心使命,主动到皖南山区偏远乡镇工作,十余年来,始终奋战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正风肃纪第一线,用脚步丈量民情,用实干赢得民心,“有事情,找李夏”成为当地群众口头禅。他坚持原则、一身正气,在纪检监察工作岗位上,敢于较真碰硬,铁面执纪执法,突出整治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这个重点,主办参办问题线索77件,立案审查32件,给予党纪处分31人次,推动全面从严治党不断向基层延伸。他不惧艰险、不畏牺牲,遇到困难危险总是冲在前面,年8月10日,在抗击第9号超强台风“利奇马”时,临危受命、一线救援,在转移群众过程中突遇山体塌方,以身殉职,年仅33岁。
他说:
“初心不因来路迢遥而改变,使命不因风雨坎坷而淡忘。”——李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