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功新时代奋进新征程古浪高标准农田让

2025/1/23 来源:不详

<

原创古浪县融媒体中心看古浪

芳菲五月,万物生长。在古浪县泗水镇三坝村、下泗坝村四通八达的乡村道路两侧,连片的高标准农田呈现出一派生机焕发的田间美景,绿油油的麦苗、破土而出的土豆秧苗、翠绿的玉米铺满了农田。一条条掩埋于浅土中的滴灌带将灌溉用水和肥料精准送达植物根部,实现了高效节水灌溉和施肥。

甘肃省铭源恒牧业有限公司在泗水镇三坝村集中流转了土地亩,经过一个多月的种植,目前种植的土豆、小麦、玉米已经全部处于苗木生长期,配套建设的两个合计5.7万方的蓄水池为农田灌溉提供浇灌水源。“一方面可以带动当地农户就近务工,另一方面也形成规模化种植,提升了地力,保障了粮食安全。”甘肃省铭源恒牧业有限公司负责人李禄庭介绍说。

建设高标准农田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落实国家保障粮食安全、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的一项重要举措。土门镇紧盯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质增效和转型升级,积极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推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如今,田成片、路相连、输水管网相通的高标准农田已经建成,从根本上解决了地块零散、土地不平整、水资源短缺等制约农业发展的难题,切实改善了农田基础条件。

高标准农田的建成,也为实现土地连片流转,实现规模化经营创造了条件。年以来,土门镇共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3.56万亩,其中年完成亩,年开工实施2.7万亩。土门镇鼓励种植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流转土地,进行适度规模经营。连片的土地上,大型农业机械可以尽情施展本领,节省了劳动时间,降低了种植成本,提高了经营效益。王府村村民王子虎流转了自己的土地,然后在合作社务工,实现了家门口就业,说起高标准农田建设他满是感慨:“我们王府村高标准农田建设以后,今年已经全部耕种上了,对我们老百姓来说,就是一个很大的收入,流转费年前就已经到位了,现在在家的闲散劳动力也可以就近打工挣钱,这个对农民就真正太好了。”

通过建设集中连片、平整肥沃、设施配套、道路畅通、林网相连的高标准农田,项目区耕作条件得到极大改善,农田装备水平得到极大提高,为建设规模化种植基地,开展机械化作业、规模化生产创造了有力条件,有力地推动了土地、人才、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的集约化经营,激发了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

古浪县在进行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同时,同步推广高效节水,着力配套喷灌、滴灌等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在大幅减少水资源浪费的同时,降低劳动强度和农业生产成本,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通过农业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示范推广达到节本增效、节水增收的目的,为我县的粮食安全提供技术支撑。”古浪县农技中心副主任买天祥说。

民为国基,谷为民命。古浪县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坚持把高标准农田建设作为夯实农业基础短板、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抓手,-年,共争取建设高标准农田面积27万亩,总投资3.96亿元,新建调蓄水池56座,蓄水容量达到万方,连通机井入网96眼,项目区通过埋设各类PVC管网,全部配套建设了高效节水滴灌设施。同时,鼓励和吸引种粮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将整理后的耕地进行流转,有效改善农业生产基础条件,农业机械化耕作率达到90%以上。昔日的小块农田变成了规模化种植的良田沃土,为实现“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粮食安全方略提供了耕地保障。

山清水秀,人杰地灵;管网通达,果盛粮丰。党的惠农政策甘霖滋润着古老的古浪大地,一幅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的“三农”画卷正在这方热土徐徐铺展。

记者:周光耀

来源:古浪县融媒体中心

原标题:《古浪:高标准农田让“粮田”升级提档》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yf/828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