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河西行系列报道上

2023/1/21 来源:不详

郑华国 http://m.39.net/pf/a_4640679.html

原标题:乡村振兴河西行系列报道(上)

1丝路水乡绘就戈壁新景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伏润之范海瑞

位于张掖城市北郊的甘州区乌江镇,历来是鱼米之乡,当地出产的“乌江贡米”远近闻名。

时下,充满江南水乡韵味的乌江镇新河田园综合体稻田艺术景观,充分展现出特色鲜明的乡村振兴模式,让这里又“火”了一把。

“乌江镇种植玉米面积原本超过8万亩,而今年我们优化调整产业结构,取而代之的是‘乌江贡米’、高原夏菜、供粤港澳大湾区优质果蔬、彩色胡萝卜、西甜瓜等。”指着一张瓜果蔬菜产业分布图,乌江镇党委书记张玉宝介绍说。

在这张甘州区供粤港澳大湾区优质果蔬产业基地布局图上,清晰地用西瓜、稻穗、胡萝卜、菜花、菜心等图片标示着乌江镇各村的产业布局。这张“瓜果图”的变化,也是乌江镇发展的变迁。

守住“米袋子”传承老味道

盛夏时节,沿着张平公路向北,行至乌江镇元丰村一带,道路两侧一幅幅充满诗意的稻田画映入眼帘,展现出古丝路重镇、戈壁水乡的独特风韵,吸引了来往的人们驻足观赏。

乌江镇新河田园综合体稻田景观区占地面积亩,以“丝路水乡·稻画田园”为主题,通过彩色水稻的种植组成巨型画作,呈现渔稻共生的田园风光和自然生态美景。甘州区通过打造集“农业种植+立体养殖、循环农业+创意农业+休闲农业、生态科普+乡村休闲”为一体的丝路水乡生态农业示范园,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三赢。

“乌江稻浪”曾是甘州标志性景观之一,乌江镇在唐代已有种植水稻。距离新河田园综合体稻田景观区不远处的大湾村种植的“黑芒稻”郁郁葱葱,长势良好,远近闻名的“乌江贡米”正是产自于此。

“前些年,古老的乌江贡米因为单产较低,曾在乌江一度绝迹。年,张掖市农科院在靖安乡新沟村村民曹学林的粮仓找到了28粒‘黑芒稻’,之后甘州区政府和张掖市农科院迅速启动乌江大米抢救性保护工作,将这珍贵的28粒稻种送到海南进行扩繁,才让这弥足珍贵的稻种得以传承。”张玉宝说。

丰富“菜篮子”增加附加值

从6月中旬开始,位于乌江镇谢家湾村的供粤港澳大湾区优质蔬菜基地上,绿油油的菜心进入收获期。一筐筐鲜菜源源不断运往基地冷库,工人们将制冷后的菜心装箱、打包,装车运输。在采摘现场,张掖市鸿福港澳农产品有限公司总经理林震宇告诉记者,今年种植的蔬菜六七成都是订单种植,不愁销路。

张掖福之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去年落户甘州区,在乌江镇流转土地亩,种植芥蓝、菜心、上海青等蔬菜,供应粤港澳大湾区市场。“这里的土地肥沃,蔬菜产量高,病虫害少,品质好,眼下,我们每天发往各地的蔬菜有多件,合计超过30吨。”企业负责人侯文通说。

去年,甘州区委区政府主要负责同志满带诚意赴粤港澳大湾区招商引资,深圳茂雄集团应邀来考察后,被良好的现代农业基础条件吸引。“茂雄集团目前已经在乌江镇乌江村、贾寨村、敬依村流转土地亩,种植供粤港澳大湾区市场的优质蔬菜,吸纳乌江及周边乡村多名劳动力务工,让群众获得了土地流转和就地务工双份收益。”乌江镇镇长王开锋说,“从5月到9月,甘州区10万亩粤港澳蔬菜基地每天用工量人左右。”

端好“果盘子”培育新产业

在乌江镇大湾村,一座座小拱棚整齐排列,棚内西瓜长势喜人,来自全国各地的专业瓜农们正在采摘头茬西瓜。盛夏时节,我省河西地区的普通西瓜都是露天生长,而这里的西瓜为何还要种在拱棚里呢?

“小拱棚是为了更有效地控制西瓜生长的微环境,例如,光照太强,西瓜瓜皮会发白,昼夜温差太大,西瓜糖分就会太高,小拱棚还可以有效隔绝虫害和生物污染……”江苏省东台市西瓜产销协会会长许鹏介绍。在他看来,西瓜并非越甜越好。“我们衡量西瓜的标准总体是‘四度一安全’。安全是基础,农残不能超标;四度,则是脆度、爽口度、糖度和鲜度,各项指标都均衡才是好吃的西瓜。”

许鹏介绍,目前,甘州当地普通地产西瓜地头收购价每斤不到5毛钱,而他们协会种植的西瓜给瓜农的地头价每斤超过3元,瓜农每亩地的收入超过2万元。

“我们本着一年学技术、两年学管理、三年当‘老板’的思路,计划把西瓜产业做成群众的甜蜜事业。”王开锋说。

西瓜之外,彩色胡萝卜也是今年乌江镇新引进的一项“彩色事业”。乌江镇出口东南亚彩色胡萝卜示范区是由张掖市臻康园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投资兴建,集胡萝卜良种引进、推广、种植、储存、加工和销售为一体。

“胡萝卜种子全部进口,分紫色、黄色、深橙色、亮红色等七个品类和多利A9、玫瑰红、九寸参、青冠等数十个品种。生产的胡萝卜因色泽艳丽、味道甜美、营养价值高而深受国内外消费者青睐,并出口泰国、越南等东南亚国家。”王开锋介绍。

鼓起“钱袋子”产业促增收

“近年来,乌江镇聚焦产业兴旺,全面发展现代农业,引领带动全区现代农业加速提质增效。”张玉宝说。

据介绍,年,乌江镇实现经济总收入7.6亿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68万元。同时,逐步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年以来,完成全镇户、人低保户清理清查工作,发放五保、低保、大病救助、临时救助、退役士兵补贴、残疾人补助、参保老人养老金等各类社会保障资金余万元。

乌江镇结合自身实际,探索走出了一条特色鲜明的乡村振兴之路。张掖市委常委、甘州区委书记葛永宏表示,甘州区乡村振兴注重因地制宜,保持乡村风貌和乡土气息,确保乡村建设符合实际、顺应民意、彰显特色。甘州区始终抓住产业发展这个关键,围绕供粤港澳大湾区优质果蔬产业基地等重点项目,发展壮大优质蔬菜、设施农业、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等特色产业,促进三产融合发展,推动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

2因地制宜破解就业难题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伏润之

年开始,依托易地扶贫搬迁政策,古浪县横梁乡整乡搬迁到地势更平坦、交通更便捷、基础设施更完善的绿洲小城镇,每户群众出资1万元就能住上崭新的楼房,生活条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搬迁之后,如何让群众稳得住、能致富、腰包更鼓,成为当地党委政府思考的首要问题。

横梁乡党委书记卢继发告诉记者,目前绿洲小城镇居住1.77万人,他们实现了从住土坯房到住楼房的历史性转变,也开始了从种菜到买菜的生活方式的变革。“因此,脱贫后他们很多人的愿望不仅局限于在日光温室从事种植业,而是有更多机会就近就业。”

宋菊芳今年55岁,已经不适合高强度的田野务农。适量强度务工就业,成了她最需要解决的大难题。年,距离绿洲小城镇不到1公里的地方成立了就业扶贫服装加工车间,让她重燃就业希望。

宋菊芳认为,既能做针线活儿这种对农村妇女相对容易的工作,又能在室内上班,就像是为她这个岁数的人“量身定制”的理想工作。到今年入伏,宋菊芳已经在车间工作了快一年,她告诉记者,每个月能发多元工资,光一个人的工资就能负担一家四口每个月的生活费,感到非常满意。

据介绍,为满足群众就地就近就业的愿望,古浪县横梁乡在年与甘肃保罗公司合作在绿洲生态移民小城镇建设就业扶贫服装加工车间,是集设计生产、采购、销售及物流于一体的专业服装加工车间,可安置近人就业。就业扶贫服装加工车间项目分三期进行,目前,一期项目已建成投入使用,二期工程计划今年7月底竣工。

如今,越来越多像宋菊芳这样的农户转型成为产业工人,这让横梁乡的干部非常欣喜。卢继发表示,这个项目建设规模及建设内容充分考虑了绿洲的实际情况,技术相对简单,工人容易上手,群众实现了家门口就业。“有效解决了有就业愿望但因照顾家庭难以外出打工的农村劳动力的就业难题,实现了‘挣钱顾家两不误’,进一步提高搬迁群众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增强了广大群众致富增收的内生动力。”

走出就业扶贫服装加工车间,一条平坦的柏油路通向远方。当地干部说,这条路两侧布局的都是群众的增收产业,他们将这条路叫作“产业路”。

翠绿的玉米地一望无际,却看不到一个务农的农民。原来,眼前的3.1万亩耕地已经流转给金宇浩睿集团用于发展饲草产业,流转期5年,每年可提供优质饲草6.2万吨以上,一方面保障了奶牛养殖饲草料供应,另一方面创造了多个就业岗位,带动搬迁移民群众就近务工增加收入。

解决了绝大多数群众的就业问题,个别群众就业创收的短板如何补齐?

卢继发说,根据前期调查,部分群众有搞养殖的愿望,横梁乡在五道沟修建养殖暖棚座,涉及农户户,农户自筹资金1.9万元、政府补助2.8万元。“此举极大地提高了养殖户的养殖信心,目前,建成的养殖棚农户已陆续投畜,肉羊存栏1.3万只。”

何银福今年44岁,在种菜、打工和养羊之间犹豫了很久后,决定搞养殖。他的理由是自己在山区养过羊,“干自己熟悉的活,风险小。”不到一年时间,何银福的羊舍已经出栏多只羊,净收入超过6万元。为此,他最近扩建了圈舍,今年出栏量预计能达到只以上。

3创新融资激发产业活力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伏润之

武威市天祝藏族自治县位于河西走廊东端,曾被纳入全国“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基础。年2月,天祝县经省政府批准退出贫困县序列后,为有效衔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推进乡村振兴,当地扭住产业振兴这一关键点,创新农村金融服务,将道德积分纳入乡村信用体系建设,极大缓解了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和农户发展产业过程中遇到的融资难题,迈向产业兴旺的发展之路。

“道德储蓄”成农村信用体系新抓手

进入年,天祝县打柴沟镇大湾村村民王成全遇到一忧一喜两件事。王成全告诉记者,自己依靠养殖业脱了贫,年想贷款扩大养殖规模时遇到了新问题。

“当时我想贷款50万元,多引进一些牛犊,由于找不到担保人而作罢。”王成全回忆。

让他欣喜的是,年一开春,天祝农商银行就为他评级授信50万元,拿到贷款,他第一时间购置了十多万元的饲草料。

王成全快速授信并贷款的背后,是天祝县推进“道德储蓄”积分的“红利”。年8月,天祝县启动“道德储蓄”所建设,建立“道德积分”管理办法,将善行“量化存储”,让美德“保值增值”,形成鲜明的价值导向。“道德储蓄”所从集体、邻里、家人、个人品德等5个层面各设12项积分扣分项目,旨在潜移默化中提升群众的文明素养和社会文明程度,引导大家“文明从我做起”“积小善为大善”,自觉成为文明行为的传播者和践行者。

年起,天祝县针对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和农户发展产业过程中遇到的融资难题,以全县各乡镇“道德储蓄”所农户积分榜为抓手,开展信用体系工程建设,努力改善农村地区金融信用生态环境,为金融扶持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提供有效信息基础与信用保障。

天祝县农商银行负责人表示,道德积分高的农户在贷款授信时可以享受快速放款、提高授信额度等优惠措施,引导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升规模经营水平,实现“牛羊鸡马菜菌藜药”八大特色产业和“五小产业”健康稳定及可持续发展。

打柴沟镇下十八村村民郑先荣养马养羊十多年,今年没有找人担保就贷款20万元,由于“道德储蓄”积分高,他原本授信30万元。他算了一笔账,“我现在的马和羊加在一起能有80万元,但手里没有活钱,发展产业信心不足。如今这么快捷贷到款,年底就能让养殖业更红火。”

据了解,目前天祝县对20万元以内评级授信户做到应贷尽贷,对20万元以上贷款通过批量授信、调查、审贷,全力满足生产经营资金需求。

脱贫后,天祝县积极创新农村金融服务,针对乡村振兴农业融资需求与特点,丰富贷款产品体系,为农业经营主体提供更加便捷有效的金融服务。

贷款从生产急需到发展产业

创新的金融服务为乡村振兴“贷”来源头活水,蓬勃发展的乡村产业成为产业振兴的关键。

过去,当地群众依靠传统方式务农,开春播种缺种子化肥钱时才去贷款。王成全对此记忆犹新。“过去贷款就是一两千元,用于救急。”

他说,动辄几十万的钱,银行“不敢贷”,怕我们还不上。农民“不敢贷”,务农哪里能用这么多钱?肯定还不了。

在脱贫攻坚中,天祝县充分发挥水源足、土壤好、光照强、气候凉、温差大、污染少的水土光热气组合优势,坚持“扬长避短、特色发展,体系支撑、主体集群,量化赋能、品牌提升,差别扶持、能人引领”的发展思路,着力培育壮大“牛羊鸡马菜菌藜药”八大产业。“独一份”的白牦牛饲养量达8万头,毛肉兼用的高山细毛羊饲养量达万只,全产业链的金鸡产业日产鲜蛋55万枚,“特别特”的岔口驿马存栏0匹,实现了县有产业体系、乡有特色产业、村有主导产业、户有致富门路。

数据显示,天祝农商银行年度累计发放贷款24.34亿元,其中,发放农户贷款14.94亿元,占累放数的61.38%。

产业为乡村振兴夯实了基础,更为当地群众带来了信心。记者采访时了解到,王成全饲养的西门塔尔牛即将产下15头牛犊,按照1头牛犊2.3万元的市场价,光这一项收入就超过30万元。

产业没有发展起来时,郑先荣最多只贷过1万元用于支付羊羔钱,如今他有30多匹岔口驿马,4月份的收入就超过15万元。“以前怕贷款,农村里过去的说法是贷款就意味着日子过不下去了。现在我们有能力贷款,产业发展让家里条件一天比一天好,穷日子一去不复返。”

采访即将结束时,王成全向记者透露,自己原本是个大车司机,一个月驾车收入超过1万元,之所以弃车养牛,正是因为家门口的产业挣得更多还不用奔波。

“今年贷的款,两年就能还清,到那时家里的收入还能再翻番。”王成全信心满满地说。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cs/321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