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八步沙树三代扎根家乡给梭梭树娶
2024/8/6 来源:不详图为八步沙的“树三代”郭翊。 刘璞华 摄中新网兰州7月16日电(崔琳刘璞华)地处腾格里沙漠边缘的甘肃武威市古浪县梭梭林里,“树三代”郭翊正在滑着手机屏幕,通过APP查看天气,这样的APP,他装了很多个。连着几场雨,终于让这个西北汉子紧锁了一个春天的眉头舒展了些。“今年较旱,尤其3至4月春种时基本没下雨。”郭翊说,天不下雨,就只能拉水浇树,成本压力和心理压力都很大。本可以端着“铁饭碗”过安稳日子的郭翊,是八步沙的“树三代”,他爷爷郭朝明就当年“六老汉”中的一员,父亲郭万刚则是如今沙场场长。上世纪80年代,郭朝明等人在古浪县“八步沙”那片沙尘肆虐的土地上,按下了承包沙漠的指印,誓用“白发换绿洲”。图为落地一年多梭梭树长势喜人。 刘璞华摄古浪县位于甘肃和内蒙古交界,北部紧邻腾格里沙漠,是全国荒漠化重点监测县之一。在黄花滩生态移民区,6万多人从南部的祁连山区搬到这里。曾经由于土地沙化问题,种地的收入不高,老百姓积极性不高,很多人还是选择外出务工。小时候,郭翊几乎见不到父亲——因为他永远在种树。高中毕业,郭翊“逃离”了家乡,这也是当地很多青年的选择。他爱闯荡,也很有互联网思维。曾经组织亏损的摩托车队送快递、创办网站。被父亲“拽回来”种树后,他利用专长,“趟”出了一条互联网治沙道路。从“人工治沙”到“工程治沙”,祖辈治沙更多依靠“人定胜天”的信念,到了第三代治沙人,他们不再选择“一根筋”式的去和大自然死磕,更多是在尝试与大自然和解。年,郭翊不再漂泊闯荡。他把寄托在大城市的幻梦,变成了扎根家乡的坚韧。让种树既有生态效益,又能看见经济效益,这是第三代治沙人不同于父辈们的思考。两行梭梭树之间的间隔是2-3米,这给了郭翊他们发挥的空间。苁蓉是一种寄生在梭梭树下的名贵中药材,接种成功后,经过两季的生长,就能进入采收期。经过四年的时间,苁蓉能进入稳产期。为此,当地成立了扶贫公司,按照年租金递增的方式,从移民区的农户手中流转土地。据统计,相关项目创造的种植养护岗位,累计帮扶贫困户户,带动的贫困人口超人。(完)来源: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