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码发展新底色书写发展新篇章
2023/6/27 来源:不详广雅白补骨脂白斑液 http://pf.39.net/bdfyy/zqbdf/220629/11092337.html<
新华网专题——从六老汉治沙到绿色长廊
一篇篇反映古浪经济社会发展的高质量稿件在新华社各平台刊登,一条条展示古浪经济社会发展的高质量视频在新华社相关平台发布……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从产业发展到幸福生活,从农业兴旺到工业蓬勃兴起,多年来,新华社甘肃分社高频次赴古浪多角度、多形式、全方位对古浪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进行宣传报道,多视角、多手段、多平台解剖古浪县因地制宜、特色鲜明的发展路径。为古浪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大的舆论支持,向外很好地推介和展示了古浪,极大提升了古浪的美誉度、知名度,有力助推了古浪紧随时代发展脉搏,一步一个脚印,在新时代新征程上稳步前行。
新华社《甘肃古浪:源源不断黄河水滋养黄花滩移民区》报道中的古浪调蓄水工程
“作为甘肃省目前最大的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区,武威市古浪县黄花滩移民区目前集中安置6万多人。自年起,依托景电工程提供的黄河水,黄花滩移民区缺水问题得到解决,日光温室精细果蔬种植、特色养殖等系列产业也因水而兴,初步实现了移民群众的安居乐业。”新华社《甘肃古浪:源源不断黄河水滋养黄花滩移民区》《办“身份证”、戴“运动项圈”奶牛场里的人工智能》采用文字+视频+图片的方式,用精炼的语言、灵动的视频和特色鲜明的图片生动展示了了古浪县从易地扶贫搬迁到社会发展、产业培育到群众安居乐业的发展历程,向读者展示了一个农业发展强劲、基础设施完善、利好政策凸显的发展中的新古浪。
新华社《我与总书记“同框”丨“搬”出来的新生活》中的李应川
“以前我们住的是土坯房,出门走的是坑洼土路,吃水要用毛驴从远处驮,种了七八亩地,一年下来连家里吃的粮食都不够……”李应川祖祖辈辈生活在古浪县南部山区横梁乡横梁村。年5月11日,李应川一家搬进富民新村,住进了砖瓦房、喝上了自来水、建起了蔬菜大棚,日子越过越红火。“年,我种的大棚蔬菜赚了1万多元,养羊收入3万多元。”有了产业做支撑,李应川今后的日子越过越有奔头。
“哗哗哗”,年8月21日,随着闸门打开,欢腾的黄河水从古浪县黄花滩调蓄供水工程5号调蓄水池进水口倾泻而下。这标志着黄花滩上最大的一座蓄水池正式投入运行,为黄花滩移民区发展注入了新动力。
新华社《智慧农业助力移民增收》中年5月7日拍摄的智能番茄种植大棚和移民新村(无人机照片)
有了好环境,发展好产业,“古浪越海智能工业化栽培生态项目的职工忙着采收番茄、打包装箱、发送订单。据了解,这个智能温室工业化栽培生态项目应用了温室环境智能中控技术、智能水肥循环技术等,打造出技术先进、节能环保的现代化智能玻璃温室,出产的串收番茄口感好、销路旺,带动黄花滩移民区大量农户就业,受雇农民平均月收入超元。”新华社《智慧农业助力移民增收》生动描述了位于古浪县干城乡富民新村越海农业智能化、现代化、科技化生产的场景,一张张务工人员的笑脸映红了致富路。
染白绿洲满天云,洒向市场遍地香。古浪县坚持“建基地、强龙头、延链条、聚集群”发展思路,从龙头引进、品种改良、链条延伸、品牌打造等方面精准发力,系统推动羊产业高质量发展。年年底,全县肉羊存栏量达到.6万只、出栏量达到.4万只,肉羊存出栏量连续三年稳居全省第一,实现了“兴一项产业、活一地经济、富一方百姓”目标。
新华社《甘肃古浪:多措并举发展羊产业促农致富》中5月7日,在古浪森茂牛羊交易市场,装运活羊的运输车准备发车(无人机照片)
车水马龙、人来人往。一辆辆满载羊只的卡车从甘肃省武威市古浪县森茂牛羊交易市场大门驶入,各地客商争相与养殖户讨价还价。忙前忙后的市场负责人梁泽明告诉记者:“这样火爆的交易场面今年来十分常见。市场交易时间从早7点持续到晚7点,每天发往全国各地的羊有40车左右,交易规模超万只,交易额多万。养殖户、经纪人都热情高涨,大伙都对养殖产业发展信心十足、干劲满满。”
新华社《“县”在出发——行走百县话振兴
荒原焕新!听,牛羊声打破这里的寂静》中古浪县黄花滩生态移民区内的羊舍
随着视频中讲解,新华社笔下的古浪县牛羊产业前景向好,牛羊交易旺,产业链条全,发展势头强劲,转思路、求突破,利用资源禀赋,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带领群众过上有产业、增收入的好日子。
潮平岸阔风正劲,扬帆起航正逢时。新华社的集中报道,让全国人民看到了古浪宜居宜业的烟火气息,也将给古浪经济社会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全县上下将继续弘扬自强不息、敢为人先的精神,知责于心、担责于身、履责于行,向着建设幸福美好新古浪的目标阔步迈进。
原标题:《解码发展“新”底色书写发展“新”篇章——新华社多次聚焦古浪,展示高质量发展的“古浪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