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全国劳动模范甘肃省古浪县八步沙集体林
2023/6/4 来源:不详本报记者王锋
通讯员杨鹏元
从一名普通护林员,到治沙造林带头人,他近四十年如一日,战风沙,斗荒漠。在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实践中,他用汗水和心血谱写了一曲让沙漠披绿生金的时代壮歌。他就是全国劳动模范、甘肃省古浪县八步沙集体林场场长郭万刚。
接替父亲治沙造林
八步沙,位于我国第四大沙漠——腾格里沙漠南缘,是古浪县最大的风沙口。年冬,这里作为荒漠化土地开发试点向社会承包,郭万刚的父亲郭朝明等6位老汉,以联户形式组建了八步沙集体林场,在原本几乎寸草不生的荒漠区治沙造林。上世纪80年代中期,父亲因身体原因退出,郭万刚放弃了“铁饭碗”,开始顶替父亲治沙造林。
“面对一眼望不到头的黄沙,面对枯燥而艰苦的造林生活,我苦闷过,也后悔过。”郭万刚说,“但看着树木渐渐长大,就舍不得走了。”
年冬,郭万刚被大伙推举为古浪县八步沙集体林场场长。上任伊始,他组织多人的治沙队伍,挺进腾格里沙漠南缘腹地,经过3个春秋的连续苦干,完成了林场管辖区最后2万亩沙漠的治理任务。
有效治理千年沙患
黑岗沙、大槽沙、漠迷沙一带的沙荒地是腾格里沙漠在古浪县境内的五大风沙口之一,不但直接侵害着黄花滩4万多移民的生产生活,还对已退入风沙口二线的八步沙生态环境重新构成威胁。
“沙漠不退人不退,草木不活人不走。”年国庆节后,郭万刚又卷起铺盖,走进了黑岗沙,住进了土坯小屋,领着人的治沙队伍,与茫茫沙漠展开决战。
靠着“一棵树一把草,压住沙子防风掏”这种简陋而传统的治沙方式,郭万刚和他的治沙队伍硬是让黑岗沙等地的千年沙患得到了有效治理。如今,八步沙林场管护区内林草植被覆盖率由治理前的不足3%提高到70%以上,形成一条南北长10公里、东西宽8公里的防风固沙绿色长廊,使周边10万亩农田得到保护,确保了干(塘)武(威)铁路、省道线和西气东输、西油东送等国家能源建设大动脉的畅通,为治理当地生态环境作出了贡献。
绿进沙退生态致富
进入新世纪,八步沙林场探索出“以农促林、以副养林、以林治沙,多业并举”的可持续发展新路子,在八步沙西侧平整土地多亩,种植小麦及经济作物亩,培育各种沙生苗木多亩,治理后的荒漠开始逐步发挥经济效益。经过多年努力,林场固定资产由原来的多万元增加到现在的多万元,职工年收入由原来的年均不足0元增加到现在的5万多元,彻底改变了贫苦落后的面貌,实现了沙漠变绿、治沙人致富的理想。
郭万刚等两代治沙人的坚守,换来了八步沙及周边的林草丰茂,也换来了外界对两代治沙人的认可。自年起,郭万刚组织八步沙周边农民共同参与固沙造林,先后承包干武铁路复线两侧生态恢复、黄花滩移民开发区农田林网建设、营(盘水)双(塔)高速公路通道绿化、甘肃内蒙古交界处武威段“千里沙漠大林带”古浪区域治沙造林等生态治理工程,为构建当地生态屏障奠定了良好基础。
如今,沙丘变得“温柔”起来,绿洲一天天在“长大”。
坚守承诺代代相传
“戈壁滩,古道边,荒漠连天;土也黄,天也黄,沙尘常现……”这是原先流传于古浪的民间小调。
记者从八步沙造林点向西来到十二道沟,一路上的风景早已与小调中的描绘大不相同,花棒、梭梭、沙枣、柠条密密麻麻地扎在八步沙,大片的草方格整齐地压住了流动的沙丘。曾经的不毛之地,变成了繁华的“沙中城”黄花滩生态移民区。这一切都源自八步沙“六老汉”和后继治沙人的顽强拼搏,战风沙、斗荒漠,他们创造出绿色奇迹。
从八步沙“六老汉”治沙纪念馆出发,去往第一代治沙人造林现场,人们看到了一派勃勃生机的景象。
“我们父辈治沙的现场就在这里,上世纪80年代一刮沙尘暴就飞沙走石、拔树揭瓦。”行走在观景栈道上,郭万刚感慨地说,“通过治沙造林改变了周边的气候,沙尘少了,降水量增多了,生活环境也变好了。我们一定坚守绿色承诺,一代代把治沙事业传下去,让我们的家乡更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