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浪绿色赋能风光迤逦
2025/4/8 来源:不详北京看白癜风哪家医院最专业 https://m.39.net/disease/a_13564219.html<
古浪县紧扣国家“双碳”战略目标,积极融入“一核三带”区域发展格局,立足县域实际和经济高质量发展定位,科学编制《古浪县“十四五”新能源发展规划》,明确发展方向、目标和路径,谋划储备新能源项目21项,着力打造南部山区百万千瓦风电基地、北部沙区百万千瓦光伏发电基地和新能源产业集群。
古浪县黄花滩15万千瓦光伏发电项目区
古浪县光照充足,太阳能属Ⅰ类资源区,年平均总辐射量在-兆焦每平方米,日照时数约小时,有效利用时数年均小时,太阳能辐射量主要集中在每年3-10月,占总辐射量的78.6%。风资源重点分布在南部山区,70米高度风速可达6米左右,年平均风功能密度瓦每平方米,具备较好的开发条件。
光伏发电风光无限
一组组风力发电机桨叶有序地转动着,一台台“大风车”矗立在群山之中,与蓝天、白雪、高山构成一幅美丽的风景画,这是古浪县新堡乡五凌电力雍和柏林风电场的工作场景。
古浪县新堡乡五凌电力雍和柏林风电场
据电场负责人介绍,古浪风电场设计年均利用小时数为小时,年均发电量2.24亿万千瓦时,按照火电煤耗(标准煤)每度电耗煤g,每年可节约标准煤约7.41万吨,每年可减少烟尘排放量约吨(除尘器效率取99%),二氧化硫排放量约吨(煤全硫分取0.7%,未脱硫),二氧化氮排放量约吨,一氧化碳排放量约19.3吨,二氧化碳排放量约22.2万吨,为绿色低碳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并网合闸”,一声令下,升压站、光伏区各项参数显示正常,年11月3日,古浪县嘉寓古浪黄花滩一期MW光伏治沙项目正式并网发电。
嘉寓古浪黄花滩一期MW光伏治沙项目
项目总投资14亿,光伏场区面积.2亩,项目规划总容量MW,直流侧安装容量为.01MWp,交流额定容量.25兆瓦,配置20%储能容量60兆瓦/兆瓦时。成功并网后,年均上网电量可达5.4亿度,可节约标准煤16万吨/年,减少烟尘排放量约吨,治沙还原草地亩,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共赢。
“我们这个项目从去年4月开始入场建设,到目前我们已经完成项目的所有建设,光伏厂区完成了MW光伏组件的安装和配套工程,还有12条线路的施工。另一方面,我们配套了千伏的升压站,增加了千伏安的主变压器和配套的设备。”项目负责人吴宏德表示。
一块块硕大的光伏板,闪烁着蓝色的光芒,也标注着耀眼的“新”速度。从高空俯瞰,古浪县北部光伏发电基地内蓝色的“光伏海洋”蔚为壮观,一排排整齐的光伏电板追光逐日“翘首以盼”,接收着太阳的光辉,在阳光的照射下,源源不断地释放着绿色能源,让这片原本贫瘠的土地变得富饶。
新诚15万千瓦、嘉年30万千瓦3项“十四五”第一批光伏发电项目已于年底在全市率先并网发电。目前,古浪县新能源装机规模达已建成万千瓦,在建75万千瓦。
光伏发电助力经济发展
借“光”致富,以“能”发展,壮“经济”之路。古浪县坚持党建引领产业发展,向政策要思路,向空间要效益,将“双碳”工作作为总牵引,因地制宜发展分布式光伏产业,趟出了一条乡村振兴的绿色发展之路。
定宁镇光伏发电项目
“为进一步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我县将村集体分布式光伏发电与村集体经济有机结合,充分利用闲置土地资源和光照优势,整合村集体经济资金,规划建设村集体经济光伏电站,实现‘一次性投入,长期稳定’的收益目标,走出一条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互利共赢的村集体经济发展新路子。”古浪县发展和改革局能源服务中心干部张文军说。
古浪县村级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分四期实施,项目总投资万元,资金来源为村集体资金,一二期已于9月底并网发电,三四期正在进行组件安装。项目建成后,可实现年发电量万度以上,年发电收益万元,促进集体经济与农户“双增收”,实现了一次性投入、长期稳定获得村集体经济收益的目标,走出了一条经济效益、生态效益与社会效益互惠共赢的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新路子。
光伏+治沙经济与生态的双赢
“这棵红柳栽下差不多三年,已经一米多高了。”古浪振业绿洲兆瓦光伏发电项目建设管理部负责人吴振鹏说,“你看,这片区域已经结有土皮了,意味着生态修复有了很大成效。”
古浪振业绿洲兆瓦光伏发电项目区
走进古浪振业绿洲兆瓦光伏发电项目区,银蓝色的光伏板犹如起伏的波浪铺展在大地上。它“贪婪”地吸收着阳光,源源不断地将光能转化为电能,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着清洁能源。光伏板下,柠条、沙米、花棒、沙打旺等沙生植物或伸展着枝条随风摇曳,或一团团、一簇簇聚团生长,蓬勃旺盛,绿意盎然。
“项目建成后,在改善生态环境的基础上,达到既能满足能源发电效益,又能推动生态和经济效益双提升的效果。‘光伏+治沙’模式有效提高了土地综合利用价值,对优化资源配置、生态修复具有重要意义。目前,项目发电区域整体植被已达到80%以上。”古浪振业绿洲兆瓦光伏发电项目建设管理部负责人吴振鹏说。
板上发电板下治沙
板上发电,板下治沙,这样的科学搭配可以实现防风固沙和生态修复,保护光伏阵列间地面免遭风沙蚀积危害。与此同时,还可以有效挡风防风,改善板下植物的生存环境,达到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的效果。现在,光伏区经常出现小型啮齿类动物的足迹和粪便,生态修复成效显著。
这是古浪县立足清洁能源产业优势,推动实现能源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友好协调发展,逐渐探索出一条光伏发电与荒漠治理、生态修复相结合的“光伏治沙”之路的创新之举。
古浪县黄花滩15万千瓦光伏发电项目区
一个个生动的生产建设场景,勾勒出古浪向“新”而行、追风逐日的奋进姿态;一帧帧充满活力的硬核画面,在苍松大地演绎着“新能源”交响乐。古浪县围绕建设北部沙区百万千瓦级光伏发电基地,坚持以培育壮大龙头企业为抓手,做强前端产业体系、做优中端产业链条、做实后端产业保障,促进风电、光伏发电及其上下游产业协同发展、深度融合,全力打造新能源及装备制造产业链、供应链,为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稳健“新”力量。
记者:鲁河山
原标题:《古浪:绿色赋能“风”“光”迤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