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武威移民的宜居宜业新生活
2023/2/13 来源:不详编者按
河西走廊是甘肃省建设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综合试验区的重要区域,为了解甘肃省生态文明建设、脱贫攻坚成效和祁连山国家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情况,中国经济时报记者日前随中央驻甘及省属媒体采访团一起,深入河西走廊的武威、张掖两市多个县区进行实地采访。
走访河西走廊(1)
本报记者程小旭
5月21日,在德吉新村采访时,村民惠玉珠一家住的藏式风格两层小楼和独立院落让从省城兰州来的几位媒体记者羡慕不已。四间卧室加宽敞的客厅、舒适的阳台、厨房和卫生间等一应俱全,从山大沟深的中大沟村移民搬迁到德吉新村,让“挪穷窝、住新家”的惠玉珠一家更加深刻地理解了藏语“德吉”的寓意,即:幸福、平安。
德吉新村社区位于武威市天祝藏族自治县松山镇,是该县南阳山片易地扶贫搬迁工程移民安置点,整排的两层小楼、砖混平房加独立院落尽显藏式建筑的别致。该社区主要安置天祝县东坪、哈溪、朵什、大红沟、赛什斯、西大滩、安远、松山等8个乡镇、51个村的移民群众,现已搬迁入住户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户人。
德吉新村社区是武威市移民搬迁示范基地之一。该市4个县区中,古浪县为国家六盘山贫困片区县、天祝县为“四省藏区”贫困片区县,民勤县、凉州区为省定“插花型”贫困县。居住在当地高寒山区的贫困人口,年年扶贫,年年无法脱贫,甚至是越扶越贫。为此,武威市大力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先后建成古浪黄花滩片、天祝南阳山片、凉州邓马营湖等一批移民搬迁示范基地。移民已实现“当年下山、次年脱贫、三年致富”的目标。实践证明,易地扶贫搬迁是一条拔穷根、挪穷窝的根本举措,受到群众的普遍欢迎。
易地搬迁减贫效果凸显
天祝县委书记张发基向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表示,该县通过系统思考、整合投入、产业先行、部门共建、融合联动,解决了移民区用水、资金、增收、配套、管理等系列问题,初步实现了移民群众“搬得来、稳得住、能脱贫、快致富”的目标。
据了解,年,武威市贫困人口56.07万,贫困面为35.44%。通过近年来不断实施生态治理、扶贫开发与新农村建设高度统一的易地扶贫搬迁“组合拳”,到年底,该市共建成移民安置点个,世代生活在高寒山区的2.89万户、11.07万人顺利移民搬迁,全市贫困人口下降到8.32万,贫困面下降到5.65%。
—年度易地扶贫搬迁工程的实施,使武威市生活在祁连山高海拔贫困山区和生态恶化沙区、干旱区的4.86万人实现易地扶贫搬迁,其中建档立卡贫困人口4.47万。截至年底,全市累计投入农牧民易地扶贫搬迁资金约90亿元,主要用于产业发展、住房建设和基础设施配套,已建成住宅套,搬迁安置移民户人。今年计划新开工建设户人易地扶贫搬迁工程,目前正在加快项目前期工作。
在古浪县移民安置点西靖镇兴民新村,村民李宗永告诉本报记者,从交通不便、靠天吃饭的山区搬迁下来后,不但住上了有独立院落的新房,他还承包了蔬菜大棚种西红柿,致富有了保障。古浪县为该村配套建设了千亩日光温室,助力像李宗永这样的移民群众尽快脱贫致富。
古浪县南部山区山大沟深,行路难、就医难、上学难、饮水难、就业难、增收难问题突出,“一方水土难养一方人”。古浪县自年以来,先后在黄花滩移民区开工建设12个移民点和绿洲小城镇,使移民住宅与水、电、路、渠、林等基础设施和教育、文化、卫生等公共服务设施同步配套,确保移民群众能够搬得来、留得住、过得好。
古浪县委书记李万岳说,截至去年底,该县已累计搬迁移民1.47万户5.94万人,其中黄花滩移民区1.02万户4.28万人,绿洲小城镇户人,南部山区8个收缩居住点户人。今年该县将再搬迁安置山区群众户人。
引智借力产业扶贫见效
易地扶贫搬迁不仅使移民实现了宜居,而且也解决了宜业问题。
5月22日,本报记者在古浪县黄花滩移民区采访时了解到,移民区万只种羊繁育基地、万亩戈壁农业示范基地均已建成投用,使移民实现了安居乐业。黄花滩移民区兴盛种羊繁育公司总经理胡丛斌告诉本报记者,公司按照“国有公司+基地+农户”探索创新了“贷母还羔”的“羊银行”模式,由公司向贫困户提供6—8月龄30公斤以上的健康基础母羊,贫困户饲养繁育1年后,向公司返还同等数量和标准的公羔羊。随着羊群的不断壮大,实现滚动发展,逐步带领移民区贫困户脱贫。同时,公司还吸纳贫困户到繁育基地务工,获得劳务报酬。
黄花滩生态移民后续产业专业合作社党委书记胡中山说,截至去年年底,移民区已累计建成日光温室座,养殖暖棚座,发展特色林果2.9万亩。记者还特意品尝了当地种出的甜瓜、黄瓜和西红柿,品质、口感俱佳。
天祝县德吉新村村民苏万禄从偏远山区的土坯房搬过来后,不仅住上了二层小楼,还拥有2座温室大棚和9亩耕地,大棚种香菇,9亩地则种藜麦。一年收入在5万元以上,加上合作社分红,他家的年收入是搬迁前的5倍多,已顺利脱贫。
为使德吉新村所在的南阳山移民区群众尽快脱贫致富,天祝县引进了菌业公司和甘肃远达投资集团,促南阳山优质香菇规模栽培科技示范基地、藜麦种植基地落户于此,鼓励移民种植香菇、高原藜麦,建成了集种植、储藏、加工和销售为一体的规模化移民安置配套产业。截至目前,香菇基地有效带动了多户移民从事香菇生产,解决了多人就业。
截至年,武威市在移民区累计发展设施农牧业25.08万亩、林果业21.75万亩,实现了户均2亩棚;移民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0元以上,较搬迁前增长2倍以上,最高比搬迁前增长了5倍。
在实施易地扶贫搬迁的过程中,武威市把生态治理、扶贫开发与新农村建设高度统一,组合推进。对迁出区实行封山禁牧,辅助以造林、种草、散播等措施,生态修复成效明显,水源涵养功能逐步增强。移民迁出区恢复生态用地72万亩,恢复水源涵养林5.2万亩,减少对草原破坏及影响面积.8万亩。同时,通过易地扶贫搬迁有序推进新型城镇化,加快培育小城镇集群,通过人口的城镇化集中居住,有效放大了基础设施项目的集约效应、公共服务的组合效应和社会化服务的规模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