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浪王氏镰刀,曾名震陇原
2022/9/3 来源:不详原创:马猫
在农村长大的缘故,镰刀在小编的记忆里无比清晰,每每在小麦金黄时,或者豌豆成熟时,农人都要用镰刀割地。大家顶着烈日挥汗如雨,腋下夹着镰刀柄,猫着腰起伏辗转,刀刃所到之处,金黄聚拢或干蔓成团,尽是收获的喜悦。当然,除了收割粮食,成片连坨的紫花苜蓿,泛着夕阳红的高粱,都需要锋利的刀刃收割。记忆里年轻力壮的父亲光着膀子,抡起镰刀,像根一样的高粱棵子一倒就是一大片……
《农政全书·农器》载:“镰,刈禾曲刀也。”在西方,人们常常把弯曲的剑称为镰刀,在希腊神话中,天神克洛诺斯(Cronus)就是用镰刀割下了其父原始神乌拉诺斯(Uranus)的生殖器的,后来前者又被其子宙斯的雷电击败并被废黜、流放。撇开神话故事,单说镰刀,重在“弯曲”上。镰刀最初称割刀,呈月牙状,由刀片和木把构成,是年以前,农村收割庄稼的主要工具。有些镰刀刀口有斜细锯齿,尾端装木柄,用以收割稻麦。50年代受苏北、山东大镰刀影响,刀体、刀柄稍有加长,为今收割常用工具之一。
小编见过的镰刀其实是刃镰,由丁字形木架、薄刀片与钉装套组合而成。木架的头为长约五寸、宽约一寸多、厚约六分的木条,背部钉装一头有钉的菱形小铁巴两道,头与把的联结处斜钉两头有钉的小马簧一道,用以套装刀片;头的右端榫卯套装长约一尺多、略呈倒S形的木把,手握处稍粗些;刀片长约五寸、宽约一寸多,右端直齐,左端有斜尖。割麦镰主要用以收割麦子等。在古代,镰刀还有别的用途,那就是在孩子娩出后,接生婆用开水烫过或火烧过的镰刀,把新生儿的脐带剪断,这表示“镰生贵子”。
古浪县,为甘肃省武威市下辖县,地处河西走廊东端,为古丝绸之路要冲,古浪系藏语古尔浪哇的简称,意为黄羊出没的地方。古浪县土门镇在新中国成立以前是个商业发达的地区,当地人流传着一句话:“要想挣银子,走一趟大靖土门子。”一年四季,南来北往的客商(主要是来自陕西和山西)在此云集,热闹非凡。现在位于镇中心地带的陕山会馆就是有力的证明。铁匠作为农耕社会的重要行业,在当时也是备受青睐的。
传统农耕时期的古浪,一些农田耕种的农具、牲口套车的配件等都离不开铁匠铺。那时候,人们把老板以姓氏尊称为王铁、李铁、赵铁等等。曾经的“铁匠铺”主要锻造农具类,如铁犁、铁耙、锄头、镢头、砍刀、镰刀等;灶具类,如菜刀、锅铲、铁勺等;生产工具类,如斧子,锤子,钢钎、铁钉、剪子、凿子,等;其它类,如铁环、马镫、铁链、铁镯、辘辘、捏钩、钉鞋墩等。这些制作,为农民们的生活提供了便利,也为促进社会的进一步发展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王氏镰刀为古浪县土门镇台子村王克俭家祖传手工技艺,主要生产镰刀并得名,其渊源可追溯到明朝年间,据王氏镰刀传人土门镇台子村王克俭老人介绍,王氏镰刀始于清乾隆三十三年(年),至今已有多年的历史。明代,王氏镰刀一门从陕西迁至甘肃省古浪县土门镇定居,遂将这一技艺带了过来。在数百年的传承中,王氏诸辈承前继后,发扬光大,使这一传统技艺得到了很好的发展。
王氏镰刀锋利耐用,其打制技艺是传统手工技艺中的优秀代表之一,在古浪及周边影响较大,已经成为一个传统工艺品牌产品,是农耕文明的重要遗存,在过去的农业生产及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产生过重要的作用。“王氏镰刀四锤号”广泛流传于古浪县,而他打成的镰刀近销武威、民勤、天祝、永昌一带,远销到景泰、宁夏、青海一带。年,王氏镰刀被选送赴北京参加全国优秀农具展。年,甘肃省电视台“陇原行”栏目摄制组拍摄了王氏镰刀的打制过程,并在该栏目播放。
但从年之后,随着农业机械化的飞速发展,镰刀的使用范围在逐步缩小,除了一些偏远山区的农村,收麦基本实现了全程机械化,如此以来,作为一种农耕文化的符号的镰刀逐渐退出它的历史舞台。当然,迟早有一天,我们曾经用过、服务过我们的镰刀会被淘汰,但我们应该记住它,并知其渊源和用途,不该让它彻底推出制作技艺的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