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他们把问天答卷写

2022/8/17 来源:不详

北京哪家医院看白癜风专业 https://yyk.familydoctor.com.cn/2831/map/

值守乌鞘岭国家基准气候站的气象工作者

新甘肃·每日甘肃网记者王占东

天有不测风云。

但是,在中国的一个气象站,这一困扰人类的难题正在被改变,不仅能够准确无误地观测到世界气象界公认的气象要素种类和数据,还成为中国中东部地区制作天气预报的重要参考,许多数据还参与国际气象界的交换。

这个气象站就是位于海拔.1米的乌鞘岭气象站。

20世纪70年代,当有世界气象学家提出一只蝴蝶在南半球扇动翅膀,有可能会在北半球某地引起一场龙卷风的“蝴蝶效应”之说时,乌鞘岭气象站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成为中国气象的关键指标站,中国气象人不仅清楚地知道,只要乌鞘岭的风向从北风转为南风,中国中东部许多地方即将迎来降雨,还运用乌鞘岭的气象数据开展天气预报。

年5月15日10时58分,在乌鞘岭气象站的办公室内,26岁的张占文坐在电脑前正对乌鞘岭当下的所有气象数据进行核对。之后,他轻点鼠标,将11时的整点报一键发送至甘肃省气象局信息中心。这些数据经甘肃省气象局传送至中国气象局,用于我国开展天气预报,有些数据还参与国际交换。

张占文那轻轻的一点,让乌鞘岭瞬间与国家和世界气象工作联系在了一起。

为了这一工作,乌鞘岭气象人已经奋斗了70年。

阔别25年,何智永了解如今乌鞘岭气象站的信息传输

站在张占文旁边,45岁的天祝藏族自治县气象局局长何智永充满感慨和振奋:“年,我20岁时就上了乌鞘岭,那时几乎所有观测都靠人工,信息传传输靠电台、电话、电报,气象现代化的发展让乌鞘岭气象站发生了天翻复地的变化!”

与何智永一起上乌鞘岭工作的妻子王旭红面带微笑地说:“现在到乌鞘岭的人说,你们在雪山、草原里的工作,环境真让人羡慕!但是许多人不知道,在这里呆几个小时和半天是美的,要是你常年累月地呆,你就得耐得住寂寞了。乌鞘岭气象站的地位、品牌、影响和环境之所以有今天的发展,是在党和国家的关心下,一代又一代气象人奋斗出来的!”

年以来,一代代乌鞘岭气象人,从用骡子驮水送粮到扛着猎枪拿着柴棒防狼,从土平房里打着地铺到用着炉子取暖造饭,从风雹雨雪中观测到摇着滴滴答答的电台发报,从大夜班的值守到遇见每一个黎明的到来……在“一天有四季、一年无四季”的高山之巅克服阴寒缺氧、周围6千米内荒无人烟的困难,为祖国和世界揽云测幻。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乌鞘岭气象站从气象设备、观测业务到传输系统,从基础设施、工作环境到轮岗制度改革,快速步入现代化。为气象工作、科学试验、防灾减灾、经济建设等提供观测资料、气象服务,将“艰苦不怕吃苦,缺氧不缺精神”的测天答卷书写在乌鞘岭上。

乌鞘岭国家基准气候站站长杨文清介绍乌鞘岭气象站的发展情况

乌鞘岭气象站的世界意义

初夏时节,记者从兰州出发,向海拔.1米的乌鞘岭气象站前进。

汽车奔驰在连霍高速上,将一排又一排绿色的白杨甩向远方。过天祝县城,越过一级又一级抬升的山路,常年积雪的乌鞘岭进入了眼帘。

在雪山之巅绿色起伏的山脉间,一排现代化的红色楼房显得格外耀眼,那里就是气象界大名鼎鼎的乌鞘岭气象站。

来到门前,乌鞘岭国家基准气候站、全国气象部门文明台站标兵、全国气象工作先进集体、中国百年气象站、甘肃省气象部门五星级气象台站、省级文明单位……一个个牌匾静静地诉说着乌鞘岭气象站的荣誉。

进入站内,记者见到了乌鞘岭国家基准气候站站长杨文清。这是一位年出生的站长,中等偏瘦的身材,留着简约的发型,带着一幅眼镜,给人一种腼腆、沉稳、干练的气息。

他充满自豪地说:“年1月1日,中国气象局将乌鞘岭气象站调整为国家基准气候站,我们还是目前全省气象部门唯一的五星级气象台站,也是中国气象局认定的中国百年气象站”。

中国气象局颁发的中国百年气象站认定证书

随即,杨文清把记者带到了几幅地图前。

他说:“乌鞘岭是我国地形第一与第二级阶梯的边界,是内陆河流域和黄河流域的分水岭,也是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乌鞘岭处于我国三大自然区的交汇点上,在地形上它位于黄土高原、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交汇处;在气候区划上,高原亚干旱区、中温带亚干旱区、中温带干旱区三大气候区在乌鞘岭一带相交。”

在这样的特殊区位上,乌鞘岭国家基准气候站地处我国天气系统上游方,位于大气百帕的气压高度上,是我国中东部地区天气预报和气象科研的指标站,在全国气象观测网中地位十分重要。乌鞘岭气象站主要承担地面气象观测数据采集等任务,观测项目有云、能见度、天气现象、气压、气温、湿度、风向、风速、降水、日照、蒸发、地温、雪深、雪压、冻土、电线积冰等,并承担人工影响天气作业任务。

乌鞘岭国家基准气候站观测员张发国介绍,百帕,就是乌鞘岭海拔.1米的大气气压,乌鞘岭气象站之所以是指标站,是因为它的气象要素变化是下游天气变化的关键征兆,是下游地区做天气预报和开展气象科研的关键指标。不仅对我国中东部地区非常重要,乌鞘岭的气象要素参与国际交换,具有世界意义。

张发国向记者讲了一个故事。

年10月,中国气象局领导到乌鞘岭国家基准气候站调研并看望慰问一线干部职工。一位曾经在河南省气象台工作过的中国气象局领导在乌鞘岭充满感慨地说:“在河南工作期间,一旦看到乌鞘岭开始刮南风了,就意味着河南的天气形势就将发生变化,我们就准备在所有气象资料基础上做即将降雨的天气预报。”

张发国说:“目前气象界做天气预报的主要指标是看百帕、百帕的风切变等气象要素,而乌鞘岭就是观测百帕的气象要素。”

放在更宏观的背景下去考察,乌鞘岭不仅具有巨大气象价值,也有重大区位价值。

位于甘肃省武威市天祝藏族自治县中部的乌鞘岭,自古以来,为河西走廊的门户和咽喉,丝绸之路要冲。汉、明长城在乌鞘岭相会,蜿蜒西去。新时代的乌鞘岭,在铁路、高速公路的发展下变得更加通途,并焕发出生态与文化的重量。

然而,这一重要地标却是终年积雪的阴寒地带。乌鞘岭年平均气温0.3℃,极端最低气温-30.4℃,年平均8级以上大风73天,年平均无霜期59天,水沸点只有82℃。全年有64天受风雪、吹雪、雪暴的侵袭,暴雨(雪)、冰雹、雨凇、雾凇、雷暴、大风等灾害性天气频发,气候阴冷潮湿,四季生火取暖。尤其是每天天气变化复杂,阴、晴、雨、雪、冰雹等交替切换。70年来,乌鞘岭气象人总结了一句话:“一天有四季、一年无四季”。《古今图书集成》上说:“乌鞘岭虽盛夏风起,飞雪弥漫,寒气砭骨。”

5月15日13时35分,乌鞘岭突然阴云飞渡,天气瞬间转为疾风骤雨。

正在办公室内工作的观测员李军突然喊了一声:“下冰雹了!”

她随即拿着卡尺冲了出去。

记者来到窗前往外看,冰雹果然伴随着降雨而来,在地面上跌落、弹起,堆积一层。

李军在冰雹和风雨交织的地面测量冰雹直径

只见李军蹲在冰雹和风雨交织的地上,用手中的卡尺快速而敏捷地测量着一个个刚落地的冰雹,约1分多钟后,她才起身返回室内。

“冰雹最大直径为5毫米,14时的报要加上!”回到电脑前,已被风雨冰雹打湿衣服的李军,没说一句抱怨恶劣天气的话,一开口即向同事讲着冰雹的直径。

从那短暂的几分钟,记者看到了乌鞘岭气象人身上那种敬业的品质。

乌鞘岭气象站的台站资料

乌鞘岭气象站始建于年。年以来,一代代乌鞘岭气象人在国家一类艰苦台站的环境中保持“艰苦不怕吃苦,缺氧不缺精神”的优良传统,以无私奉献的胸怀奋战在风雪前沿。多名老站长先后荣获“全国边陲优秀儿女”、“全国新长征突击手”、“全国气象部门双文明先进个人”等崇高荣誉。

如今,乌鞘岭气象站人员实行轮换制,由武威市气象局统一调配,后勤保障工作由武威市气象局统一承担。

乌鞘岭气象站上世纪50年代与如今的观测数据报表

在周总理的批示、支持下,我们登上乌鞘岭

5月17日下午,在武威市气象局,记者见到了乌鞘岭气象站原站长郭殿国。

虽然他今年已经67岁了,但是身材略瘦的他,走起路来,依然步履轻盈,精神饱满。回忆起乌鞘岭气象站的时光,更是思维清晰、充满振奋。

“我是年上的乌鞘岭!那时我20岁。”坐在桌前,郭殿国挥起右手,向记者坚定地说,“我们那一批人可是年在周总理亲自批示、支持下,走向乌鞘岭、马鬃山等艰苦气象台站的!”

郭殿国回忆,年,为充实国家艰苦台站人员力量,甘肃省气象局向中国气象局提出申请,需要招一批年轻人到偏远艰苦台站工作。接到这个报告后,中国气象局将申请呈送到了国务院,最后经周总理特批,甘肃省在全省招67人到艰苦台站工作。

当年秋天,19岁的郭殿国在通渭县碧玉乡岳岔村的老家踊跃报名,光荣地成为一名气象工作者。随即,他们集中到甘肃省气象局接受培训。年7月,他和三名同事一起被分配到乌鞘岭气象站上岗。

“没去之前,人们就说乌鞘岭冷。我们每人背着一条被子、一双靴子、一件大衣就上去了。”郭殿国说,“到了乌鞘岭,就有三排土房子,我们新来的四个人没有空闲的宿舍可住,一人铺一张毛毡,在一间房里打了通铺。”

不久,郭殿国发现,很有名气的乌鞘岭气象站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大,除了室外观测场地外,三排房子中有办公室、值班室、资料室、灶房、宿舍、一间乒乓球室,还有一个骡子圈。但是,乌鞘岭气象站又感觉很大。全站21人中,竟然来自11个省份。

“我到乌鞘岭的第一个工作不是气象观测,而是给那一头骡子铡草!”郭殿国回忆,“全站的吃水、粮食、蔬菜全靠这个骡子从距离乌鞘岭气象站12公里外的安远镇拉来。不要小看这头骡子,当时那可是有‘户口’的!在粮食部门备了案的,一天4斤的粮草呢!”

年,甘肃省气象局为乌鞘岭气象站批了一台手扶拖拉机,郭殿国开着拖拉机为站内运送物资,结束了靠骡子车到安远镇采购物资的历史。不久,甘肃省气象局又给站内批了一台跃进卡车,乌鞘岭气象站的交通工具大为改善。

郭殿国在上世纪70年代初为乌鞘岭气象站站岗

经过站内熟悉、气候适应,郭殿国在站长和同事的带领下进入气象观测业务,从一个20岁出头的小伙儿成长为一名气象业务能手,成为后来的乌鞘岭气象站站长,成为一名桃李天下的气象专家。

“进入业务工作后,实行24小时值班,且每一项观测、每一个数据都必须准确、及时。我们观测的气象数据要及时发送给国内17个机场,用于机场预报飞机起降天气条件。”郭殿国说,“这也是值得我们自豪的地方!因为那时全部是人工观测,发送信息也是通过邮局专线电话,每一次工作做完,都是一种自豪。”

上世纪70年代,乌鞘岭气象站工作人员在观测气象数据

年2月4日7时,乌鞘岭降下大雪,气象百叶箱的门被冻得打不开了。值班同事连着急带生气地说:“这个工作干不下去了!”

此时,在风雪交加中,郭殿国一边上前安慰同事,一边思考办法。

“有了!你先等着!我拿东西来!”说罢,郭殿国跑向了宿舍。很快,只见郭殿国拿着一根火棍飞奔而来,将火棍沿着百叶箱的门边烙烤,很快冰雪融化,门打开了!同事赶在发报前读取了观测数据。

还有一天傍晚,一个同事在读取日照观测数据时,测量日照数据的日照纸被瞬间大风刮跑了!丢原始记录,是气象观测业务的重大事故。

面对这一突发情况,几乎全站人员都立即加入到寻找行列。值得庆幸的是,一位同事非常熟悉乌鞘岭的风向,根据他的经验,日照纸很快找了回来。

“那时,乌鞘岭气象站还有预报业务,每天下午两点,通过收音机收抄甘肃省气象局发送的气象广播,按照收到的气象数据划天气图,指导本地预报。”郭殿国回忆,由于乌鞘岭海拔高,收听广播的信号好,附近一些气象部门收不到气象广播时,就打电话到乌鞘岭,由乌鞘岭站念给对方听。直到年用上传真,能直接打印出图后,靠听广播接受预报数据的历史才结束。

郭殿国和乌鞘岭气象站在艰苦条件下的拼搏奋斗受到党和政府及气象等相关部门肯定和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cs/132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没有热点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