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大
2023/1/2 来源:不详新闻发布会现场8月10日上午,省政府新闻办举行《关于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大力实施强县域行动的若干措施》政策解读新闻发布会,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翟建军,省人社厅副厅长何永强,省住建厅二级巡视员贺建强,共同介绍《若干措施》的出台背景、重要意义、目标任务、主要内容等有关情况,并回答大家关心的问题。
省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处二级调研员、新闻发言人卢莹主持新闻发布会主持人:
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上午好!欢迎出席省政府新闻办政策解读新闻发布会。
今年4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出台《关于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的意见》,全面系统提出县城建设的指导思想、工作要求、发展目标、建设任务、政策保障和组织实施方式。为切实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按照已经明确的县域发展类型,推动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与强县域行动有机融合、一体推进,不断开创全省城镇化发展和强县域行动新局面,由省发展改革委牵头,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制定了《关于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大力实施强县域行动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措施》),并于近日经省委、省政府同意印发实施。
为使大家对《若干措施》有进一步的了解,今天我们很高兴邀请到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翟建军先生,省人社厅副厅长何永强先生,省住建厅二级巡视员贺建强先生,共同为我们介绍《若干措施》的出台背景、重要意义、目标任务、主要内容等有关情况,并回答大家关心的问题。
首先,请翟建军先生介绍《若干措施》的出台背景、重要意义、目标任务、主要内容等有关情况。
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翟建军翟建军:
各位记者朋友们,大家上午好!首先感谢各媒体各位记者朋友们对发展改革工作特别是对甘肃省县域经济发展的关心和支持!今年7月15日,省委常委会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大力实施强县域行动的若干措施》(简称《若干措施》),已印发实施。今天,借此机会,向大家简要介绍《若干措施》有关情况。
一、背景情况
县城是我国城镇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乡融合发展的关键支撑,对促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具有重要意义。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有助于强化县城与城市的衔接,县城发展得越好,我省城镇体系微观活力就越足,新型城镇化基础就越稳固。4月25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的意见》(中办发〔〕37号),要求各省市区要明确具体任务举措,做好组织协调和指导督导。按照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批示要求,省发展改革委牵头会同有关部门起草了《关于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大力实施强县域行动的若干措施》。
起草过程中我们主要考虑:一是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精神。主动与国家发展改革委对接,在全面吃透中央文件精神的基础上,立足我省实际,把县城建设发展摆在城镇化建设更为突出的位置,强化提升配套设施,因地制宜补齐短板弱项。全力以赴提升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千方百计壮大经济规模,打造一批工业强县、经济大县、农业富县、文旅名县和生态美县,构建特色鲜明、优势互补、繁荣兴旺的县域经济发展新格局。二是强化与强县域行动衔接融合。把《若干措施》与《甘肃省强县域行动实施方案(-年)》(简称《实施方案》)有效融合,在内容形式上形成与《实施方案》互为补充、互为支撑;在推动实施上与强县域行动通盘考虑、一体推进,做到目标一致、任务一致、行动一致。以强县域行动为抓手,加快提升县城综合承载能力,为做大做强县域经济规模夯实基础。三是树立鲜明的目标导向。通过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补短板强弱项,稳步扩大县域投资和消费规模。力争到年末,全省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58%;全省县域经济规模达到1.2万亿元以上,超亿元以上县域增加24个,总数达到46个;城镇新增就业人数累计达到万人次以上;打造12个地区生产总值超百亿元的园区。推动强县域行动阶段性目标基本完成,与省“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统一衔接。
二、主要内容
《若干措施》共9部分,44条措施。其中第一部分为总体要求,并提出重点布局和相关举措,第二部分为功能定位,第三至第九部分为35项推进任务。突出以下重点:
一是突出重点城镇建设规划布局。凸显“一核三带”区域发展格局,以兰州都市经济圈为核心、省内其他县城为支点,打造覆盖黄河沿岸、河西走廊和陇东南三个区域板块的城镇带发展格局,进一步细化明确加快城镇化建设的重点县城57个,其中兰白核心经济圈重点建设皋兰县、平川区、陇西县、永靖县等13个县城,河西走廊经济带重点建设玉门市、高台县、永昌县、古浪县等11个县城,陇东南经济带重点建设庆城县、华亭市、甘谷县、西和县、宕昌县等19个县城,黄河上游生态功能带重点建设临潭县、夏河县、岷县、肃南县、天祝县等14个县城。
二是突出因地制宜引导分类发展。结合各地发展实际,分门别类,提出城市服务型县城构建中心城区与县城组团发展模式,重点支持兰州市主城区、兰州新区、肃州区、甘州区等地级市城区辐射带动周边榆中县、玉门市、民乐县等48个县城示范建设,打造与邻近区域中心城市通勤便捷、功能互补、产业配套的卫星县城;工业主导型县城发挥工业基础优势,强化园区平台支撑,按照一县一主业打造产业县城;农业优先型县城以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为主,提升辐射带动乡村振兴能力,力争“十四五”期间,创建10个以上国家级农业现代化示范区,打造城乡融合的新型县城;文旅赋能型县城依托历史文化根脉,加快县城面貌更新,提出建设“大敦煌文化旅游经济圈”、“中国黄河之都”都市文旅产业集聚区、“陇东南始祖文化旅游经济区”、绚丽民族风情特色国际文化旅游经济区,打造以文塑旅、开放包容的魅力县城;生态功能型县城通过有序承接转移人口,打造宜居宜业的生态县城。在五大发展类型基础上,筛选出3个人口流失率20%以上的县城作为重点,引导人口持续流失县城加快转型发展。
三是突出加快补齐基础设施短板。把加快补齐县城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短板弱项作为重中之重,按照轻重缓急,将制约县城发展的短板弱项分为产业平台配套设施、医疗卫生设施、教育设施、文旅体育设施、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市政交通设施、市政管网设施、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垃圾无害化资源化处理设施9项突出短板,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养老托育设施、社会福利设施、县城公共厕所、县城智慧化改造、配送投递设施、冷链物流设施、农贸市场8项一般性短板,合理安排建设时序。同时,以一览表的形式提出了“十四五”期间水利、市政、防洪排涝等12项基础设施重点任务,明确责任分工,扎实推进。
四是突出建立有效推进机制。坚持省级统筹、市州协调、县区抓落实;坚持“一县一策”、规划引领;坚持县城为主、兼顾乡镇;坚持试点先行,示范带动,初步选择敦煌市、榆中县、皋兰县、瓜州县、清水县、东乡县、灵台县、庆城县、环县、陇西县、宕昌县、高台县、永昌县、民勤县、平川区、夏河县16个条件好的县城作为示范县重点发展。
主持人:
感谢翟主任的介绍。下面进行记者提问,提问前请记者朋友举手示意,并通报所在新闻机构。
中国青年报记者现场提问记者:今年4月份,省委省政府印发了《甘肃省强县域行动实施方案(-年)》,请问在下一步推进中如何将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与强县域行动结合起来,开创全省城镇化发展和强县域行动新局面?
翟建军:
谢谢您的提问,强县域是我省“四强”行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涉及面最广的一项工作,关系到全省发展大局。省委省政府立足省情和县域实际,出台了《甘肃省强县域行动实施方案(-年)》,明确了86个县域地区生产总值发展目标,聚力在工业主导上促增量、城市服务上拓体量、农业优先上提质量、文旅赋能上挖潜量、生态功能上增容量,并围绕五大县域发展类型提出了23项重点任务。全力保障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为做好“四强”行动提供了强有力指引。
县城位于城尾乡头,上接区域中心城市或城市群,下连乡村振兴主阵地和小城镇,是县域经济发展的空间载体和主要支撑。《若干措施》按照县域发展类型定位,从着力补齐县城短板弱项、引导县城分类错位发展入手,围绕产业培育带动、健全商业服务体系、补齐基础设施短板、提升公共服务水平、提升县城优秀文化传承、促进连城带乡融合发展、深化体制机制创新7个重点领域,提出了35项具体推进措施。把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作为实施强县域行动的有效牵引和抓手,以落实《若干措施》为重点,立足自身实际,把准功能定位,集中要素和资源,加快县城转型升级发展,支撑带动新型城镇化建设,促进城乡融合发展,不断提升县城发展质量和县域发展水平。将《若干措施》与《实施方案》有效融合,互为补充、互为支撑,通盘考虑、一体推进,做到目标一致、任务一致、行动一致,为推动实施“四强”行动提供了又一有力抓手。
推动县域经济发展和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需要省市县三级齐抓共管、统筹推进,按照省负总责、市州协调、县区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将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和强县域紧密衔接,同安排同落实,互促共进。县级层面要强化主体责任,坚持一县一策,紧扣发展类型来谋划本级县域经济发展和县城建设,并进一步明确责任分工,压实工作责任,把各项工作落实落细。市州层面要充分发挥承上启下作用,切实加强对各县市区的指导和帮助,统筹协调,提高工作效能。省级部门要聚焦县域本身,配套政策措施下沉县级,加强政策、项目、资金等方面的引导,支持县城发展,并对照省上出台的《实施方案》《若干措施》《年度重点任务清单》等,逐条逐项压茬推进,确保各项目标任务按期完成。省发展改革委将发挥牵头抓总作用,加强政策研究,抓好调度,协调相关部门解决问题,及时向省委省政府提出建议。做好评价考核,《若干措施》中明确将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纳入县域经济评价范围,统一考核,对工作成效明显的县市区将在资金、用地、能耗等方面予以倾斜支持。
中国日报记者现场提问记者:《若干措施》中围绕市政道路、排水防涝、老化管网改造、老旧小区改造等县城建设方面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请问,省住建厅将从哪几个方面谋划推动这些工作落实?
省住建厅二级巡视员贺建强贺建强:
首先感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市政公用设施直接服务于县城居民,是宜居县城的重要硬件基础。在目前阶段,我省不少县城的市政公用设施还有一些欠账,如管网陈旧老化、路网容量不足、老旧小区配套较差、停车场建设滞后等,降低了县城对人口的承载力和吸引力。省住建厅将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关于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的战略部署,坚持以人为核心推进县城市政公用设施提档升级,因地制宜补齐短板弱项,提升县城宜居质量。
一是优化完善市政道路布局。目前全省县城建成区路网密度、人均道路面积等指标,相比全国平均水平还有不同程度的差距,有着很大的提升空间。我们将指导各地持续优化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人行道布局,加快市政道路拓宽改造,拉开县城框架。指导各地以配建停车场为主构建县城停车系统,推动停车设施智能化改造,增加县城停车服务供给,有效解决“停车难”问题。
二是提升县城排水防涝能力。坚持因地制宜、一城一策,老城区加快补齐排水防涝设施短板,新城区高标准建设排水防涝设施,在县城建设中推广海绵城市建设理念,推进雨水源头减排,增强地面渗水能力。指导各地进一步编制完善《城市内涝治理系统化实施方案》《县城排水防涝设施建设系统化方案》,实施排水管网雨污分流改造,对有需要的泵站进行改造提升,消除县城易涝积水区段。至年,全省县城全部完成排水防涝设施系统化建设,应对强降雨、防范内涝的能力进一步增强。
三是开展老化管网更新改造。全面摸清城市燃气、供水、排水、供热管网底数,有序推进以燃气管网为重点的老化管网更新改造,重点改造材质落后、使用年限较长、存在安全隐患、不符合标准规范的燃气管道,兼顾居民户内燃气设施。年,全省已实施更新改造项目15个,总投资达19亿元。至年,基本完成城市燃气管道等老化更新改造任务,彻底消除安全隐患,不断提高市政设施的运行效率及安全性能,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线”安全稳定运行。
四是有序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年,全省共实施老旧小区改造个,惠及群众33.42万户,已累计完成投资63.95亿元。我们将坚持以解决群众最关心、最急需、最困难的问题为导向,以改造小区为基本单元,因地制宜推进片域改造,重点改造完善小区水电路气信暖等基础设施,因地制宜推进停车、健身、文化休闲、充电设施、智能快件(信包)箱等完善类和养老、托育、便民市场等提升类设施改造,不断满足居民生活便利需要和丰富社区服务供给,切实提升改造质量和效果。至年,基本完成全省年底前建成的需改造城镇老旧小区改造任务。
五是提升县城宜居环境。我们将在县城基础设施建设中,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保留历史肌理、空间尺度、景观环境;打造县城园林绿化空间,完善绿地系统;增强污水收集处理能力,完善重点区域污水收集管网,推进污泥无害化资源化处置,加强黑臭水体治理;完善垃圾收集处理体系,因地制宜建设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系统。推动县城更好满足居民文化和生态等需要,彰显县城绿色人文风貌。
中新社记者现场提问记者:请问人社部门在贯彻落实《若干措施》实施强县域行动方面,将采取哪些措施?
省人社厅副厅长何永强何永强:
首先感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今年以来,人社部门按照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深入落实省十四次党代会精神,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实施强县域行动,提高站位、主动作为,千方百计扩输转、提技能、强服务、促就业,保持全省城乡就业形势总体稳定。截至7月底,全省实现城镇新增就业21.57万人,完成省政府32万人目标任务的67.41%;输转城乡富余劳动力.7万人,完成省政府万人目标任务的.9%,其中输转脱贫劳动力.9万人,完成计划万人的.7%。围绕《若干措施》的贯彻落实,人社部门将接续推进各项稳就业政策落地见效,全力支持服务新型城镇化建设和强县域行动,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做好工作:
一是坚持经济发展就业优先导向,促进县域经济发展与扩大就业良性互动。加快推动省政府贯彻落实稳住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53条”、进一步稳定和扩大就业若干措施“18条”落地见效,从加大援企稳岗力度、扩大就业岗位供给、鼓励创业带动就业、大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强化就业帮扶保障、优化公共就业服务等方面,持续为市场主体纾困解难,为重点群体提供就业服务。尤其要坚持“省外输出、省内拓岗”双向发力,积极促进农村劳动力特别是脱贫人口就业,增加务工收入,努力推动县域经济发展与稳定扩大就业相互促进、协调发展。
二是发挥政策性岗位导向作用,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根据国家和省政府的安排部署,统筹实施好“三支一扶”“特岗教师”“西部计划”基层就业项目和“支持1万名未就业普通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为民实事项目,精心组织实施“就业见习岗位募集计划”,今年已开发基层就业岗位1.7万个、见习岗位多个。通过加大基层政策性岗位开发力度,不断促进县域进一步稳定和扩大就业岗位,树立鲜明的基层就业导向,为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人力资源和人才支撑。
三是深入开展创业带动就业活动,激活就业创业新动能。积极促进农民工返乡创业,加大平台建设扶持力度,吸纳更多创业就业人口,稳定增加县域就业岗位。对认定的省级农民工返乡创业示范县,给予50万元的一次性补助,评为省级重点返乡创业示范县的,增加扶持资金25万元;对认定的省级农民工返乡创业示范基地,给予20万元的一次性补助。同时,持续推进“百千万创业引领工程”,广泛开展创业达人竞赛评选和创业项目融资对接活动,营造良好创业氛围。持续加大创业担保贷款发放力度,力争全年发放规模不低于55亿元,有效缓解创业融资难问题,带动更多城乡劳动者创业就业。
四是坚持培训与服务并重,着力提升就业保障能力。以推进落实“40万人次政府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为民实事项目为牵引,不断加大培训资金整合力度,积极构建多部门密切配合、协同推进的“大培训”工作机制。统筹发挥企业、技工院校、职业培训机构作用,加强对新生代农民工等农业转移人口的职业技能培训,围绕县域主导产业、特色产业、产业集群建设需要,加大订单式、项目式培训力度,不断提高县域人才自给率。同时,着力提升培训就业一体化服务质量,按照提供1次职业指导、推荐3个岗位信息、开展1次培训项目的工作要求,稳步提高城乡公共就业服务均等化水平,努力实现培训一人、就业一人的目标。
下一步,省人社厅将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不断加大工作力度,全力促进各类重点群体就业创业,着重强化农村劳动力特别是脱贫劳动力稳岗就业,为实现全省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人社力量。
主持人:
感谢解答。记者提问环节就到这里。希望新闻媒体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