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步沙六老汉三代人治沙造林先进群体事
2022/12/27 来源:不详北京皮肤科权威医院 http://m.39.net/pf/a_4648926.html
10月23日上午,“时代楷模”——古浪县八步沙林场“六老汉”三代人治沙造林先进群体事迹报告会在兰州大学举行,报告团5名成员结合各自的经历,分别以《为了绿色的承诺》、《就是拼了命,也要把沙治住》、《接续奋斗志不移》、《让青春在八步沙闪光》、《写在大漠上的壮美诗篇》为题做了报告,从不同角度讲述了“六老汉”三代人38年来信念不改、意志不摧,坚守荒漠、治沙造林,战天斗地、保卫家园的感人事迹。
郭万刚与大学生在思政课上交流
八步沙林场是年由农民郭朝明、贺发林、石满、罗元奎、程海、张润元以联户承包形式组建的集体林场。38年来,以“六老汉”为代表的三代治沙人挺进荒漠治沙造林,铸就了勇挑重任、护卫家园的担当精神,不畏艰难、实干苦干的拼搏精神,勇于探索、唯实创新的进取精神,矢志坚守、接续奋斗的愚公精神,中共中央宣传部授予其“时代楷模”荣誉称号。
报告会上,第二代治沙人代表、八步沙林场场长郭万刚讲述了八步沙三代人几十年如一日坚持治沙,用耐心、苦心、恒心坚守绿色梦想,不惜奉献毕生精力和生命,使曾经的不毛之地变成绿洲的过程。“治沙,是人和沙漠的对峙,更是人和岁月的较量。回想38年来,我们三代人在沙漠里走过的路,有艰辛,有迷茫,但更多的是欣慰和骄傲!”作为八步沙林场的现任场长,年过六旬的他已把治沙当成了信仰。
郭万刚
“我怕是不中了,但是治沙的事还得干下去。我没有给你留下什么,就那一摊子树,你好好看去吧。一天,躺在病床上的父亲说想到八步沙去看看。为了满足他的心愿,我套上毛驴车,带着他来到八步沙。看着已经开了花的梭梭、花棒,父亲脸上露出了笑容。他对我说,你要好好把树种下去,要是树毁掉了,就是对不起我……我抱着骨瘦如柴、病得不成样子的父亲,心里难过极了。那年冬天,父亲走了。我背着被褥,毫不犹豫地走进了八步沙!”第二代治沙人贺中强回忆起父亲在弥留之际留给自己的话时不禁哽咽。
贺中强
“爷爷,您没干完的事儿、没种完的树由我们来完成。”第三代治沙人代表、八步沙林场管护员郭玺讲述了从爷爷辈到父辈,再到自己接过重担,坚守治沙一线的事迹,展现了年轻治沙人沿着父辈们的脚印,奋力拼搏的坚定信念。
郭玺
第三代治沙人代表、八步沙林场技术员陈树君在其题为《让青春在八步沙闪光》的报告中说:“在信息化的今天,‘互联网+治沙’的模式打破了时空和地域的限制,让八步沙人的治沙力量越来越壮大,这更加增加我投身防沙治沙事业的决心和信心!”
陈树君
武威广播电视台记者袁洁以新闻工作者角度,从多次走进八步沙、解读八步沙,讲述了八步沙治沙人不屈不挠、甘于奉献,用智慧和汗水创造绿色奇迹的动人故事。他们一代接着一代干,在飞沙走石的不毛之地植起了一颗颗绿色的希望,在风沙肆虐的沙漠中铸就了一道道生态的屏障。
相关新闻
时代楷模走进大学生思政课堂昔日漫漫黄沙,古浪县八步沙林场“六老汉”三代人治沙人,他们在那里出生。如今郁郁葱葱,古浪县八步沙林场“六老汉”三代人治沙人,他们让那里重生!报告会后,报告团成员受邀走进有30名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参加的《时代新人的使命与担当》大学生思政课上,他们用各自的语言、体会、感悟、实践等给大学生上了一堂“接地气”的思政课,并回答了同学们的提问。大学生:为什么条件那么艰苦还要治沙呢?郭万刚:八步沙,是腾格里沙漠南缘、古浪县北部的一个风沙口。据传说,一百多年前,这里只有八步宽的沙口子,所以叫做“八步沙”。还有一种说法,这里的沙子又细又软,人踩上去,脚就陷到沙子里了,只能一步一挪地艰难“跋涉”,所以也叫“跋步沙”。随着气候干旱和过渡开荒放牧,到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这里已是寸草不生、黄沙漫地。“一夜大风沙骑墙,早上起来驴上房”。一年又一年,沙子慢慢埋掉了我们的田地,一些人上新疆、走宁夏,开始逃离家乡。八步沙,已经到了沙进人退的地步。年,古浪县试行“政府补贴、个人承包,谁治理、谁受益”的荒漠化土地治理政策,把八步沙作为试点向社会公开承包。其实治沙很难,刚开始没有人承包,直到石满老人站出来。所以一代治沙人就开始了漫漫征程。年我们招了大学生也参与我们治沙,我们更加希望现在进行科学治沙、文化治沙。现在我们的技术员就是利用蚂蚁森林来治沙。大学生:刚开始愿不愿意接受治沙工作?贺中强:我22岁的时候遵循老父亲的遗愿开始治沙工作,当时是有点犹豫的,但是年父亲去世后,为了他老人家的绿色的梦,我接受了这个工作,想让老父亲的努力都不白费。年生活困难期,没有了经济来源,当时要么放弃要么另寻出路。但我们商量后决定,决不能让父辈们几十年治沙的辛苦努力白费了。年我们几个人想到了打机井,但是凑齐打井的钱是一个非常难的事情。为了打这个井,我掉进井里差点没了命,我当时就想,我可能完不成父亲的愿望了。井打好了,水抽出来了,我们治沙造林有希望了,父辈们没有完成任务,我们接过来了。我们不图挣多少钱,也不图出名,我们只是想着沙子离我们远一些,让我们的家园更美一些。大学生:坚守奋斗的治沙过程,幸福吗?郭玺:幸福啊!上世纪八十年代,八步沙是当地最大的风沙口。经过三代无数人的努力,现在的八步沙已经是一片林海。治沙劳动是辛苦的,也是很有成就感的。每当又一片沙漠被我们治住,黄色的沙海变成了绿色的林子,心中就充满了说不出的自豪,也更加坚定了继续治沙的决心。我们要接过父辈们的治沙造林接力棒,让沙海变成花海,沙漠变成黄金。只要我们敢干,就没什么干不了的。大学生:八步沙治沙造林有哪些新技术?陈树君:我是第一个去八步沙的大学生,想给八步沙治沙造林带去更多新技术,从第一代治沙人时代的“一棵树,一把草,压住沙子防风掏”,到我提出的打草方格、细水滴灌,地膜覆盖等,我还想不断进行创新,让治沙更科学更有效,从最开始的狂风肆虐慢慢治理到现在成木成林沙海变成了花海。以后跟我的儿子说起来,说这一片沙我也参与了治理,那是很自豪的一件事。
文图丨兰州晨报/掌上兰州记者武永明实习生王文亚
编辑丨蒋学英